2023年的春天,比以往似乎來得更早一些。
萬物復蘇的春天,正是踔厲奮發的時節。
長沙的民營經濟更是春潮涌動,一股積蓄已久的力量正在迸發:
三一集團,第37個“三一節”前夕,三一創始人梁穩根提出“333”的目標:3000億元銷售額、30000名工程師、3000名工人。
“打造全球領先的創新型眼健康服務集團。”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陳邦為企業未來十年發展,定下三大戰略目標:將醫療網絡布局到廣大城鄉縣域,讓大家在家門口享受高質量的眼科醫療服務;打造世界級、國家級區域眼科醫學中心、省域一流眼科醫院等;通過全球化布局,為推動人類眼科學和視覺科學發展作貢獻。
馬欄山,新型創意園區聚恒科技園交付使用不到半年,已引進春播萬象、豆芽、美噠、西瓜、博商學院等互聯網企業,截至一季度,招商入駐1.8萬多平方米。董事長陳遂仲立下小目標:要打造“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互聯網產業生態,建設產值超過30億元、稅收超2億元的馬欄山“園中園”。
“志向所趨,沒有到達不了的地方。”后湖,給自己的企業取名“無遠弗屆”的陳超,種下的數字文創夢開花了,她和她的團隊用炫酷的元宇宙科技,讓源自湖南博物院院藏的8件中華瑰寶組團出道,《八音元境 國寶民樂》云上音樂會在抖音上火出圈,帶火了文博數字化運用。陳超的小目標是:“希望繼故宮和敦煌之后,把我們的馬王堆文化打造成一個新的博物館世界級超級IP。”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伴著春天的明快,長沙民營企業家這一份份手可摘星辰的豪情和信心從何而來?
讓我們一起來找尋長沙民企動力源。
春天的溫度
這是一個更有溫度的春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
2023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的堅定話語,激蕩在春天的中國大地上。
“湖南落實中央關于民營經濟大政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省委、省政府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心堅定不移,全省各級干部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好‘店小二’‘服務員’的決心堅定不移。”3月30日,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邀10位民營企業家座談時,用了三個“堅定不移”表態,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家安心、放心、有信心地在湖南發展。
“服務企業無止境。長沙將持續優化環境,當好堅強后盾,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2月14日,在長沙,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吳桂英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企業座談會上的真情告白,打動了受邀參會的36位企業家。
2022年5月,長沙成立市非公有制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
櫛風沐雨,民企與長沙共同成長,如今已成百花齊放之勢: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等企業成全球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中偉新能源、邦普循環、中科星城石墨等儲能材料民企集群,形成了與國際一流企業爭雄的實力;藍思科技、愛爾眼科、澳優乳業開創外向型和技術型集團化發展路徑;遠大住工開創中國住宅工業化標準體系;以民企為主體的北斗導航、電池材料、地理信息等產業,締造了全國關注的自主創新“長株潭現象”。
科技創新方面,岳麓山大學科技城、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等科創平臺涌現大批創新型民營企業;文旅消費方面,文和友、茶顏悅色等網紅企業勇立潮頭。
一組“56789”的數據彰顯著“星商分量”:從1978年長沙民營經濟總量僅占全市GDP的0.9%,到2022年占64.8%,長沙一批又一批民營企業家艱苦奮斗,奮發有為,在市場大潮中闖創干。近十年來,民營經濟為全市貢獻了58%的稅收、65%的GDP、70%以上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城鎮勞動就業和98%的經營主體。
從春天走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長沙民營經濟,正向著更加美好的春天進發。
譜寫新時代春天的故事,如何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回答是: “既要關注民營企業家的困難,又要關注民營企業家的思想。”
3月24日,長沙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與清華大學聯合舉辦的長沙市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培訓班開班,來自先進制造、醫藥健康、互聯網信息等行業的50名企業家,經歷了從企業家到學員的角色轉換,陳遂仲正是其中一員。
他深有感觸:一是這個班的學員都是來自高質量發展、成長性好的企業,同學們的心態都很陽光、積極,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二是高質量發展真不是喊口號。這次學習回來,他重新審視了企業戰略和發展路徑,反復思考自己是不是屬于高質量發展、核心競爭力在哪里,并決定更多地加大研發投入。
星商聚暖,賦能向上!
“2014年參加首屆岳麓峰會的12家企業現已全部上市。”
“堅信下一個十年,湖南創新創業的氛圍會更加濃厚。”
3月31日,一場氣氛熱烈的“星商說”分享會在長沙音樂廳舉行。近300位星商齊聚一堂,一個人就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場不想走、聊不完的專屬“脫口秀”,企業家紛紛“搶麥”,分享的都是“武功秘籍”,講述的都是“真金白銀”,除了講述創業故事,還有很多企業家向湖南、長沙深情告白。
找資源項目,有“星商鏈”數字化平臺;交流分享,有“星商說”;金融信貸,有“星商通”;學習充電,有“星商學”……心里話有地方說有人聽,干事創業有平臺有同行者,隨著長沙市工商聯1+N星商服務矩陣的的搭建,民營企業家真正有了被當成“自家人”的感覺。
青商是民營企業的后浪,也是長沙民營經濟的未來。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持續開展“長沙百名青商長青樹培養工程”,激勵青年企業家傳承創新,爭當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的主力軍。
“從小樹苗到參天大樹,需要很多的養分和養料。長沙百名青商長青樹培養工程起到的作用正是如此。”“85后”企業家、長沙長泰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狄發自內心地說,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全程陪伴關注企業和青年發展,一方面通過組織培訓為青商筑牢根基,防止樹苗長歪,一方面也搭建了一個平臺,形成一種良性競爭循環。
作為東北人,高狄2010年畢業后一來到長沙,就享受到了政策扶持、住房補貼。12年間,高狄和企業一起成長。長泰機器人已經進入中國機器人行業頂尖,他也從車間工程師一路成長為董事長。
在高狄眼中,長沙是一個包容性特別強的城市,不管是應屆畢業生還是創業者,都能在這里感受到關心和幫助。
2021年,高狄入選了長沙市第十九批高層次人才C類人才(省市級領軍人才)。“去年我生病期間,通過高層次人才就醫‘綠色通道’,第一時間辦理好了住院手續。長沙對人才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服務讓我特別感動。”
2022年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中長沙排名全國第六,居中西部第一,這是一個有溫度的獎項,見證著長沙與民營企業的雙向奔赴、互相成就!
春天的力度
這是一個更有力度的春天。
春天的力量浩浩湯湯,勢不可擋。
這力量,來自強大的合力。
“新官要理舊賬!”這個春天,湖南鴻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享受到了數百萬元的報建費繳納減免。因紅線重疊造成面積縮減的原因,實際少拿了6畝地,根據某區會議紀要,公司可享受部分報建費繳納減免。因為種種原因,快十年了,該企業還沒有享受到承諾的減免。2022年10月,長沙市紀委監委、市委統戰部調研組深入民營企業走訪,圍繞“穩經濟、保安全、優環境”專題調研,并與民營企業家代表進行交流座談,公司董事長張少金在座談會上反映了這個問題。座談會結束以后,市紀委監委、市委統戰部梳理張少金和其他企業家提出的問題和需求,列出清單,市紀委監委跟蹤督辦。今年2月,鴻俊房地產提出的問題得到解決,企業家表示滿意。
“請求加強打擊侵犯商業秘密的違法犯罪行為力度,加快相關案件偵辦速度。”同樣是在該座談會上,湖南頂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煜呼吁。長沙縣公安局成立專案組先后赴福建、江西等地調取侵權產品相關證據,并聘請國內權威機構進行鑒定,今年2月,專案組收網,將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的3人抓獲。
“建立快審制度,設立涉企案件快速執行通道。”
“雨花經開區通過外租宿舍資源、加快推進自有宿舍建設,有效解決了比亞迪員工住宿難問題。”
……
清單+督辦,一件件回復、辦理,飽含著長沙健全政企溝通協商制度、真心實意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與問題的力度。
2022年10月,在市委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統戰工作有關會議精神推進會上,吳桂英寄語廣大統戰成員,不忘初心、固守圓心、圍繞中心、凝聚人心,匯集“統戰之力”、彰顯“統戰之為”。
“下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一盤棋’,必須在市委的領導下,全市上下形成合力。”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劉匯說,市工商聯要當好民營企業“娘家人”,統戰工作要化“虛”為“實”,不斷拉長“延伸鏈”、擴大“覆蓋面”。
聯合市紀委監委調研走訪、座談交流;會同市政協開展“奮力強省會”民意直通車民營企業走訪調研,組織市工商聯開展助企紓困大走訪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市委統戰部2022年協調解決民企問題建議500余條;聯合市行政審批局等單位開通12345-1“政企通”民營企業服務平臺專線,受理政策咨詢及涉企服務類訴求14萬余件,辦理情況回訪滿意率99.8%……解難題,優服務。握指成拳,招招有力。
數字的背后,折射出春天的力度:近年來,長沙市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全力營造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兩個健康”發展環境,引領和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緊緊抓住優化營商環境這個“牛鼻子”,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的春天,正凝聚起建設現代化新長沙的強大動能!
春天的亮度
這是一個更有亮度的春天。
新時代要做什么樣的民營企業家?
“增強先富帶后富、促進共同富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
“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
……
發揚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吸收時代的養分,織繪出燦爛星河,星商,點亮了整個春天。
“人家說我在沒有乳源的城市開辦乳制品企業,夠牛,但是我推薦的這家企業,夠卷。他在零食行業卷得厲害的2017年,成立‘零食很忙’,卻如一匹黑馬,被眾多消費者喜歡……”在長沙市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培訓班和第二季“星商說”現場,澳優乳業董事長顏衛彬,先后作為導師和推薦人出現,分享創業之路和創新之果。
企業家很忙,為什么還要抽出時間當導師?
“澳優發源于長沙,是這片熱土滋養了企業的成長,我們也將竭盡全力,做好企業,講好中國故事,用實際行動賦能地方發展。”顏衛彬坦言,作為導師,將通過“加強溝通,積極引導”,培養更多有擔當、有作為、有想法的優秀青商。
“一臺天文望遠鏡,激勵了那個愛看星星的孩子,在學校成立了一個天文興趣小組。”作為一名愛心企業家,顏衛彬還是湖南弘慧教育基金輪值理事。在一次“弘慧基金會”組織的慧行走訪活動中,在與平江縣大橋中學的同學們交流關于“夢想”的話題時,有一位川平同學分享說,自己從小有一個天文夢,夢想有一臺天文望遠鏡。活動回來后,顏衛彬捐贈一臺天文望遠鏡給大橋中學,點燃一群鄉村孩子對星空探索的夢想火花。
星光只有一點,成片才能輝煌。讓我們看一看長沙那些熠熠生輝的企業家精神:
“26年前一張紙,26年后一百萬元。”當三一集團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的時候,33位與企業同甘共苦的金牌員工,持26年前創始人梁穩根發的白條兌獎券,兌現100萬元。如今,“一諾千金”的故事有了升級版:梁穩根代表三一又一次許下萬億豪情:“當三一旗下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萬億時,將為每位金牌員工獎勵500萬元。”這不是財富神話,這是一個民營企業不竭的進取精神,是一段關于承諾兌現的誠信故事,也是企業與員工相濡以沫相互成就的佳話。
“當時創業的時候是三無:無資金、無技術、無人才。但是我們還有三有:有理想、有激情、有毅力。我們就是靠這‘三有’,克服了‘三無’。”在2022年湖南民營企業發明專利榜單中,楚天科技排名全省民營企業第二。23年前,創始人唐岳,手握一項專利,帶領幾名下崗再就業職工,從長沙一個廢棄牛棚里開始創業。如今,楚天科技已經成長為中國醫藥裝備行業的領軍企業。唐岳說,創業,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技術為本,矢志創新。”目前,楚天科技正與寧鄉經開區攜手,向著打造全球領先的生物醫藥與生命科學產業鏈邁進。
“我這一生要做成一件事。”時隔14年,湖南華曙高科有限公司創始人許小曙想要做的那件事,終于有了答案。2009年公司成立后,許小曙博士帶領研發團隊,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在幾乎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專注于研制自己的設備和材料。專注,意味著精力是有限的,光鮮背后是汗水甚至淚水。14年來,華曙高科一直堅守一直專注,終于熬到云開霧散。如今,公司已占據產業高端,國際市場份額領先,2023年4月17日,作為3D打印龍頭,華曙高科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創業是船,創新是帆。創業就要創新。”雖是網紅,茶顏悅色沒有止步于做一杯“茶”,還投資了果呀呀,推出了咖啡。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說,創業過程中一直會遇到困難,企業家要有與困難共舞的精神。雖然茶顏悅色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但通過努力調整、積極求變,包括去外地開店、尋求新業態等,目前公司已經轉虧為盈,對市場仍舊抱有信心。
“做難而有價值的事!”當歷史文物與現代科技相遇,“國家寶藏”被賦予了新的生命。用數字孿生技術讓文物“活”起來,
陳超和她的團隊很酷:豕形銅尊、“皿而全”銅方罍、虎紋銅鐸等湘博館藏文物的數字文創作品在螞蟻鯨探發行,一經上線就被搶購一空。這樣的數字文創作品,無遠弗屆去年發行了26件。有人說,陳超用她的國寶數字文創和國潮音樂會,把年輕人從二次元文化中拉了回來。
你或許以為,陳超是數字經濟專業出身,其實,她28歲成為省級陶瓷工藝師的時候,還沒接觸過數字技術。陳超說:“湘商精神就是上下探索。”正是憑著這股探索精神,有了那段打飛的到中央美院學實驗藝術專業的經歷,才有了未來數字創新領軍者——獲2022IDC中國未來企業優秀獎的“無遠弗屆”。
在長沙,先富帶后富、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企業家精神如星光滿天、星火燎原。
尊重企業家精神,弘揚企業家精神,長沙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這樣做:
——激勵。2022年,長沙市工商聯成立70周年大會現場向70位企業家授予“卓越”“貢獻”“奉獻”“新銳”獎杯;
——引導。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升級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推進“五百工程”,1113家民營企業在948個村開展1444個項目,投資總額154.1億元;
——倡議。倡議民營經濟人士參與愛心活動“知聯護花開,一起向未來”,走訪慰問、物資幫扶、一對一陪伴、心理咨詢,精準幫扶長沙市困境未成年人;
……
2021年,長沙市人大常委會決定,每年11月1日確定為長沙“企業家日”。長沙,以一座城市的名義致敬企業家!
隨著華曙高科上市,長沙市上市公司已增至85家,居中部省會城市首位,其中多半為民營企業。另有過會待發企業3家、在審企業5家、輔導備案企業31家,上市后備資源充實。
這是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春天。
共贏春天,共赴中國式現代化征程。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