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春耕春插凸顯“科技范”
2109臺農用北斗作業終端,提供農業機械定位和作業監測服務
華聲在線5月3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軍 通訊員 許奕)今天,益陽大通湖區千山紅鎮宏碩生物科技農業合作社稻田里,一臺無人駕駛插秧機在技術人員編程啟動后,啟動、加油、升降、插秧等一氣呵成。現場的華南農業大學自動化研究生李明錦介紹,無人駕駛插秧機利用北斗導航和自動化控制程序,根據每一地塊的面積、淤泥深度等數據進行綜合編程后,完全實現無人自動化操作。
今年益陽市以水稻機插機拋作業補貼項目,助推智能農機推廣應用。據統計,目前共有2109臺農用北斗作業終端,為農戶提供農業機械定位和作業監測服務,農戶通過手機APP即可獲取農機具作業數據。
益陽市制訂2023年糧食生產工作考核細則,安排獎勵資金800萬元,對全市糧食生產先進縣、先進鄉鎮和先進種糧大戶、先進農機服務組織、先進統防統治服務組織、先進示范片等進行獎勵。各縣(市、區)相應出臺一系列鼓勵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加大對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全市共整合各類涉農資金5億元以上,重點用于支持集中育秧、雙季稻生產等糧食生產獎補。
益陽市農業系統選派240名技術人員下沉到村,開展春耕生產技術指導服務和教育培訓,組織開展旋耕機、播種機、拋秧機和無人植保機等新機具使用與維護培訓,讓農戶“會種地”變身“慧種地”,種田變得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