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2023年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中國敘事?構建國際傳播新范式”平行論壇在南京舉行。河南廣電全媒體營銷策劃中心品牌推廣部總監徐娜分享了河南廣播電視臺在海外傳播中的一些實踐經驗和心得體會。
徐娜表示,作為主流媒體,河南廣播電視臺始終秉持初心,腳踏實地,努力做好中華傳統文化的對外宣傳工作,為傳播中國故事、塑造國家形象貢獻力量。
徐娜說,長期以來,河南臺始終堅持“文化興臺”戰略,深耕傳統文化垂類,形成了以《梨園春》《武林風》《華豫之門》為代表的文化節目群,塑造了河南衛視的“文化中國”定位。依托“中國傳統節日”及“二十四節氣”,深入挖掘能夠代表中華文化的特色元素,制作播出《“中國節日”系列節目》《“中國節氣”系列節目》《舞千年》《中國有好菜》《中國發明》等節目,打造中華文化走出去的精品視聽力作,擦亮傳統文化走出去的中國名片。
其中,《中國節日》系列節目,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緊緊圍繞中國傳統文化設題,以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為時間節點,一年七場奇妙游無縫銜接,詩歌典籍、民俗非遺、宇宙星辰、人間煙火……《唐宮夜宴》《洛神水賦》《龍門金剛》《千里共嬋娟》《大戲登場》《伊州長歌》等節目作品贏得了海外受眾的贊譽,成功彰顯了獨特的中國美學特征與中國哲學理念,用創意促使中華文化在海外破圈。
河南廣播電視臺在Meta、Twitter、Instagram、YouTube等海外主流新媒體平臺開設了“中國節日”“河南春晚官方”賬號,進一步打造全媒體傳播矩陣,在重要媒體平臺講好中國故事,不斷擴大國際“朋友圈”。
河南廣播電視臺和中國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華人頭條APP等海外媒體都達成了長期的合作。令人興奮的是,“中國日報”賬號在首次直播《“中國節日”系列節目》時,便突破了平臺在海外直播的最高記錄。
此外,河南廣播電視臺積極學習新興技術,在節目中融入XR、VR、AR等技術,加強節目視覺沖擊與感染力,通過場景再造、文化闡釋、情感渲染、調性設計,將遠去的歷史演繹成眼前的藝術,從而打造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國際傳播視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