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4月9日益陽訊 4月7日至8日,由湖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的“助力茶鄉向振興·新聞戰線安化行”全省新聞戰線文體采風活動在益陽市安化縣舉行,來自中央、省、市媒體的230余名新聞工作者齊聚“黑茶之鄉”,用鏡頭和筆觸記錄安化在鄉村振興路上的生動故事。
活動中,媒體采風團一行先后來到安化第一茶廠、安化黑茶文化藝術館、中國安化黑茶博物館,了解安化黑茶的發展歷史,感受“一片葉子發展成一個產業”的過程。安化黑茶因產自安化縣而得名,該縣立足縣情稟賦,實施以“茶為基礎、旅為媒介、文為內涵、體為活力、康為延伸”的茶旅文體康產業融合發展戰略,2022年實現茶葉加工量8.6萬噸,綜合產值238億元,安化連續14年入選中國茶葉百強縣前十。
在已有120余年歷史的第一茶廠,采風團進入國內唯一存續百年使用至今的茶葉陳化寶庫,快門聲不斷。在黑茶博物館,采風團的成員跟隨解說員的腳步,依次瀏覽館內收藏的6286件文物,了解安化黑茶的“前世今生”。在黑茶文化藝術館,采風團詳細了解了制作茯磚茶、千兩茶的非遺技藝。
春天的茶鄉安化,到處充滿氤氳茶香,數十萬畝茶園進入采摘期。采風團一行來到馬路鎮青云觀茶園、知青點、馬路溪村云上九歌(青云洞)、江南鎮永錫橋、洞市老街、黃花溪村鷂子尖古道、緣奇橋等一批文化振興引領鄉村振興的標志地,感受安化的“五色文化”,即青山綠水的“綠色”文化,知青開辟的“紅色”文化,羽毛球冠軍之鄉的“白色”文化,茶馬古道的“古色”文化,青云觀茶園黑茶的“黑色”文化。(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馮志偉 朱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