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高新區天際汽車生產車間,工人在忙著趕制訂單產品。(資料照片)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徐行 攝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孟姣燕
近日召開的湖南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題會議提出,立足“產業基礎、市場需求、支撐條件”三大要素,將大力培育新能源、大健康、自主計算、通用航空四大新興產業,產業規模均直指萬億級。
2022年,湖南新能源產業總營收超4000億元,新能源汽車、先進儲能材料及動力電池、新型能源及電力裝備三大領域貢獻均超1000億元,湖南新能源汽車產量更是躍居全國第四。
站在產業發展的風口,又有政策大力扶持,湖南新能源產業換擋提速正當時。
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拉通,產業優勢明顯
3月30日,湖南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由比亞迪投資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項目、長沙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項目開工。
2022年,比亞迪在湘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在全省49.6萬輛新能源汽車總產量中,長沙比亞迪占88.7%。
長沙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良介紹,比亞迪在湖南已實施雨花汽車、星朝汽車、寧鄉電池、望城電子4個百億元以上項目,湖南已成為比亞迪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產業鏈戰略性基地。
產業巨頭支撐,是湖南新能源汽車產業“超車”的一大因素。
全省現有長沙比亞迪、北汽株洲、中車電動、天際汽車等12家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企業。
目前,我省已形成新能源客車、乘用車、專用車同步發展的格局。在湘潭,今年引進的吉利汽車9座及以下新能源商用車總部基地項目,預計年底前投產,將形成年產能15萬輛。
電機、電控、電池,這三大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湖南在研發制造方面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特別是中車時代電氣、長沙比亞迪半導體的新能源汽車IGBT、中車株洲電機的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湖南新能源汽車“超車”的另一大因素,是擁有整車、電機電控、動力電池和電池材料全產業鏈。
湘潭市副市長董巍介紹,湘潭新能源和汽車產業集群是湖南省先進制造業集群。湘潭經開區集聚汽車及零部件規上企業64家,包括舍弗勒、麥格納、埃貝赫等眾多世界500強和知名配套商,本地配套率達48%。
新能源汽車正不斷重塑汽車產業格局。換擋提速,“新秀”湖南脫穎而出。今年1至2月,新能源汽車帶動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4%,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倍,汽車投資增長69%。
儲能材料和電力裝備蓄勢,湖南成全國產業重鎮
在寧鄉湖南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產業基地,中偉股份研究總院中試研發車間建設正酣,預計今年下半年建成投產,將進一步完善鎳、鈷、磷、鈉、錳系五大材料研發。
“新能源產業發展,儲能是關鍵。我們將打造全球最大新能源材料研發基地。”中偉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負責人介紹,產業基地已基本完成整體項目建設,包括年產10萬噸智能化前驅體生產車間、產能規模行業排名第一的中偉研發創新車間以及環保車間等配套項目,企業核心產品被廣泛應用于3C數碼、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
在儲能材料及動力電池產業領域,全省目前擁有規模以上企業近100家,形成了區域特色鮮明、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產業家底日益厚實。湖南在鋰系列電池、鎳系列電池、全釩液流電池及其材料領域具有比較優勢。尤其是正極材料,湖南在產業規模、技術水平、研發能力方面均居全國領先地位,在4.45伏高電壓鈷酸鋰等細分產品領域更處于國際領先地位。2022年,該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1300億元,比上年增長44%。
日前,2023湖南輸變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衡陽舉行,湖南釋放將電工裝備產業培育成先進制造業“參天大樹”的信號,發展勢頭令人鼓舞。湖南新型能源及電力裝備產業已形成以輸變電裝備、風電裝備、太陽能裝備為核心的千億級產業集群,特高壓變壓器、電抗器、風力發電機、風電葉片、光伏制造裝備等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前列。
今年1至2月,全省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7.9%,發電機組產量增長1.5倍,輸變電領域變壓器產量增長61.4%。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南將把新能源產業作為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朝陽產業重點培育,大力培育萬億級產業集群。
(孟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