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苗栽植時要一穴一株,覆土時土要細碎,苗干要栽正。”眼下正是油茶種植的關鍵時節,走進會昌縣莊口鎮大陂村油茶種植基地,只見村民們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測行距、打窩、放苗、踩實,大家分工協作,熱火朝天地栽植油茶苗,為大地增添一抹綠意。
“油茶種植三年就能掛果采收,進入豐產期每畝能產600公斤茶果,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每畝經濟效益可達3000元。”大陂村油茶種植基地種植戶廖永芳說,栽種油茶不僅經濟效益好,還可以保護生態,有效提高森林覆蓋率,而且茶籽餅還是天然的優質肥料,能增肥和殺蟲。
作為省油茶生產重點縣,會昌縣把發展油茶產業作為生態惠民的一項重要舉措,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鼓勵引導群眾大力發展油茶種植,盤活“沉睡”的山林資源,實現“點綠成金”。今年以來,該縣進一步壓實責任,落實新造林地塊優先發展油茶,出臺產業獎補政策,提高獎補標準,新種植油茶戶獎補由原來1000元每畝提高到1300元每畝。加強技術指導,推廣豐產栽培技術,嚴格把好整地、選苗、栽植、質量等關口,改造提升單產水平。突出示范帶動,狠抓油茶龍頭企業培育,在每個鄉鎮建設1個油茶新造示范點,加快建設高標準油茶林。目前,會昌縣已累計種植油茶林17萬畝,計劃今年新造油茶林1.49萬畝,完成低產油茶林改造0.3萬畝,提升油茶林質量1.25萬畝。(鄒愛秀 華辛明)
(鄒愛秀 華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