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具備規模集聚效應的平臺企業在創造就業崗位、促進高質量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表示,隨著新就業群體規模不斷擴大,勞動群體權益保障問題日益凸顯出來,如快遞小哥勞動合同簽約率低。
曹鵬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全面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背景下,促進高質量就業關乎大局,新就業群體權益保障問題亟需重視。
因此,曹鵬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完善促進新就業形態發展的政策體系。建議加快出臺新就業形態管理條例或管理辦法,明確界定不同勞動關系標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出臺相關配套制度,如職業傷害保障、算法規制、薪酬標準、休息休假、勞動安全等。
二是研究制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公積金靈活發放制度。調研發現,不少快遞員認為從工資扣公積金不如直接發現金。建議研究制定新就業群體公積金操作指引,允許公積金通過補貼形式發放,而非扣除,讓小哥們得到更多實惠。同時,建議對在吸納就業及社會保障方面有突出貢獻的企業,給予就業補貼和財稅優惠力度等獎補政策。
三是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新模式。為加強新就業群體職業教育,建議發揮院校和企業優勢,深化產教融合。比如建設現代物流學院、智能供應鏈學院等,在培養、師資、課程等方面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四是完善企業對新就業群體技能認證體系。建議加快新職業開發和職業通道設計,比如圍繞智能設備操作、5G網絡維護、AI和機器人操作等開發新職業。支持有培訓能力的企業開發培訓課程,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開展業務能力、綜合素質、職業發展等培訓,加強企業技能等級認定培育。
(編輯:刁云嬌 李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