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3月6日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閔慶文,一直致力于保護農業文化遺產,促進不同遺產地之間的交流合作。
他舉例講述農業文化遺產的價值。例如,2005年認定的青田“稻魚共生系統”位于浙江省青田縣,是第一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300多年以來,當地人創造了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機結合的生態農業模式,以稻養魚、以魚促稻,不僅實現了稻魚雙豐收,而且大大減少了對化肥農藥的依賴,增加了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改善了農田生態環境。
農業農村部迄今發布了13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其中,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有19項。閔慶文表示,中國是該倡議的最早響應者、積極參與者、堅定支持者。作為最早一批試點國家,在遺產申報、科技支撐、多方參與、監測評估、成果推廣等很多方面,起到了示范和引領作用。
記者:李弘揚
視頻拍攝:姚旭、王春柳
視頻剪輯:姚旭、羅榆姍(實習)
編輯:董繼榮、容賢東
監制:雷蕾、張春燕
導演:紀濤、韓蕾
出品人:孫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