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3月6日電 3月5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亮出了2023年我國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左右”。中國經濟一直以來都是全世界關心和注目的焦點,對于這一增速目標,外媒同樣予以了高度關注。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中國經濟目前已經展露出逐漸復蘇的跡象,2月份制造業信心達到10年來的最高水平。
該報道指出,2022年中國GDP增長3%,如果在2023年實現了增速5%左右的預期目標,就意味著中國經濟從此前的影響中復蘇。
報道稱,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的分析認為,中國可以實現這一預期目標。該機構還預測,隨著中國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居民消費不斷反彈,2023年中國GDP將實現5.5%的增長。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擴大市場準入,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等高標準經貿協議,主動對照相關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繼續發揮進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做好外資企業服務工作,推動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p>
對此,《金融時報》稱,中國相關政策帶來的好處比預期的還要大,兩會將讓國內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保持信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同樣關注了中國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報道認為,中國設定“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體現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之后,希望能夠穩步重振經濟。
CNN報道指出,從2023年1月份開始,中國經濟復蘇的步伐就在加快。根據3月1日公布的官方數據,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在2月創近11年來的最高月度增幅,突顯出中國經濟的快速反彈。此外,中國的服務業和建筑業同樣表現不俗。
此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表示中國經濟反彈好于預期,并將對中國2023年和2024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5%。
路透社6日援引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 (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 環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的分析報道稱,增速5%左右的這一適度數字體現了中國在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方面的推動。
彭博社6日報道稱,中國經濟復蘇強于預期,消費者信心預計也將得到提振,瑞銀集團(UBS Group AG)上調了中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期。該集團經濟學家在6日的報告中指出,目前預計2023年中國GDP將增長5.4%。中國經濟重啟進程好于預期,供應鏈基本上沒有中斷的跡象,房地產市場也在穩步復蘇。
瑞銀還表示,隨著消費者信心的改善,這種反彈預計將持續到2024年。該集團還將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4.8%上調至5.2%。此外,彭博社面向經濟學家的調查也顯示,中國經濟今年和明年的增速預計分別為5.3%和5%。
(編譯:高琳琳 編輯: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