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的重要會議。湖南人大融媒體中心策劃推出系列報道《為人民代言》,邀請來自湖南團的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結合自身領域,談履職心聲。
他矢志鑄重器,打破多項世界紀錄;他領跑無人區,打造隧道鉆爆法“超級地下兵團”;他攻堅新智造,開發地下工程裝備數字孿生技術。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飛香。
在過去5年里,劉飛香一直以制造業代表的身份,參與產業政策的制訂,始終圍繞政策支持、體制機制、技術研發、人才引進、標準規范等方面,深入產業鏈上下游、深入研發生產一線廣泛調研、聽取意見建議,并積極建言獻策。圍繞組建國家地下工程智能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加快城市地下道路及地下空間規劃建設等領域先后提交了9份建議。這些建議都獲得了國家有關部委的重視和答復,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等部委的回應,推動制定了優化措施。
劉飛香告訴記者:“今年重點關注重大技術裝備知識產權保護,準備提交《關于加強重大技術裝備知識產權保護的建議》?!闭f起提建議的原因,劉飛香感慨,近年來,我國對知識產權侵權打擊力度不斷加強,但由于重大技術裝備結構復雜、工作環境對外封閉,知識產權侵權證據難以及時有效獲取,導致維權困難。
為此,劉飛香建議:國家出臺針對不同行業更加具體的知識產權侵權取證固證指引,指導取證主體規范取證固證;搭建具有司法公信力的電子公證平臺,推廣電子證據區塊鏈存證方式,統一各地法院、行政機關對電子證據的認定標準,降低維權成本和難度。
為了完善建議,劉飛香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就重大技術裝備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不定期地探討,包括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不斷進行案例分析和思維碰撞;積極與知識產權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律師協會等保持溝通,探討強化優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具體措施……
“連任全國人大代表,既是榮譽,也是職務,更是責任?!眲w香說自己將持續關注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積極為行業企業技術創新、產業鏈完善、轉型升級爭取政策支持,通過人大的平臺和制度機制,把來自產業鏈上下游和企業科研一線、市場一線、制造一線的建議反饋到立法機構,最終通過立法的形式,反映行業和群眾的訴求,為裝備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多作貢獻。
(來源:湖南人大融媒體中心 策劃:王宇晨 記者:彭團 通訊員:胡清 設計:龍蓉)
(彭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