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楊。 閆利鵬 攝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陳昂昂
【人物素描】
單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30多年來,單楊一直從事果蔬貯藏加工與綜合利用基礎理論、關鍵技術研究和工程科技應用與推廣,保障果蔬加工與質量安全。他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和產品市場壟斷,以自有技術支撐加工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履職故事】
柑橘渾身都是寶,提取出的各種功能性營養物質,能廣泛應用于食品、化妝品、保健品和特殊醫學用品等領域。在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的支持下,單楊曾主持研發“柑橘加工副產物高效轉化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范”項目,促使中國柑橘果膠和香精油進口價格大幅度下降,并逐步替代歐美進口產品。
從一些未成熟自然掉落的柑橘中,單楊提取到一種高抗氧化活性物類黃酮,其活性是常見抗氧化物的30倍。經過5年的成果轉化,類黃酮應用到了國外90%以上的抗氧化類保健品中。湖南是柑橘資源大省,中國類黃酮的市場份額占到國際市場的80%以上,但終端產品市場卻一直被國外品牌占領。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向產地下沉、向園區集中,在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主產區統籌布局建設農產品加工產業園”,讓單楊倍感振奮。今年全國兩會,單楊將提交提案,呼吁國內加快布局類黃酮產業,打通農產品從生產到精深加工,再到流通的“內循環”,從而打通鄉村振興中的產業化渠道,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
2022年底,湖南省農科院參與合作共建的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入選首批20個標桿全國重點實驗室。單楊介紹,實驗室最近又在雜交水稻的品種選育、耐鹽堿水稻產量、第三代雜交水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袁隆平老師留下的事業,我們在不斷傳承與發揚光大。為了繼續讓雜交水稻在全球領先,繼續為國家的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我們努力的步伐沒有停止。”單楊說,今年,他將在全國兩會上提交提案,聚焦國家糧食安全建言獻策。
(陳昂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