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溆浦縣橋江鎮中心小學暖流文體包捐贈活動現場,一位“無手男孩”惹人注目。他叫羅小小,現任全國青聯委員、懷化市志愿者協會副秘書長。
羅小小參加了無數次的公益活動,每次都要克服失去雙手帶來的各種困難,為需要幫助的人們點亮一束微光,照亮每個需要的地方。
一束光照亮“折翼天使”
1996年12月,羅小小出生于中方縣新路河鎮一個偏遠的小山村。3歲那年,因遇到高壓電意外事故,小小失去了雙手。
因為雙手殘疾,別人常向羅小小投來異樣的眼光。這一度讓他變得自卑、膽小。
社會沒有拋棄羅小小。2012年,在共青團懷化市委舉辦的“聆聽花開的聲音”關愛留守兒童大型公益活動中,小小作為留守兒童應邀參加,得到了志愿者的關愛。
這份愛猶如一束光,照亮了羅小小孤獨的內心,也在他心里種下了愛的種子。
2014年,羅小小加入志愿者團隊,成為一名“業余”志愿者。從此關注公益、參加公益活動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自己都是需要幫助的人,為什么還要選擇去做公益?面對人們的詢問,羅小小也反復叩問自己的初心。他說:“社會給了我溫暖,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志愿者的愛,也想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
讓自己成為那一束光
2015年,羅小小從湖南省特教中專畢業后,因為殘疾,應聘工作多次被拒。懷化市志愿者協會向他拋出橄欖枝,聘請他來協會做一名專職志愿者。
一個“無手男孩”要做專職志愿者,這在許多人眼里簡直是異想天開。
可羅小小不這么想,為了證明自己,他比其他人付出了更多努力:學習用嘴巴叼著筆在電腦上打字,做策劃、做宣傳、做聯絡、做協調……困難沒有難倒這個“折翼天使”,他不斷熟悉協會的日常事務,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通過實際行動,他慢慢成長為懷化市志愿者協會副秘書長。從網上公益到線下公益,他成為了一名策劃者、發動者、組織者、參與者、帶領者。
成為專職志愿者以來,他始終以協會的“愛心幫助灑遍全國”為己任,幫助他人。他與小伙伴通過騰訊公益籌款30萬元,讓溆浦、通道等地的100余名留守兒童、事實孤兒,先后到懷化城區,用一周時間感受城市的文明、現代生活,激發他們奮發學習的決心。
他還發起“輕松籌微愛互助站+X”等志愿服務項目,協助因病致貧的患者發起求助項目。該項目累計幫助13620名大病患者籌集善款1.6億元,開展慰問活動1396場,參與志愿者3216人次,志愿服務時長6432小時。
2021年,在河南洪災發生后,他第一時間與3名志愿者前往河南,與當地近千名志愿者一起為受災群眾發放救災物資,共為河南籌集愛心物資及善款140多萬元。
微光帶來更多光亮
由被幫助、被關愛,到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羅小小的事跡一直被社會關注,也感動了無數素昧平生的人。
在此期間,他榮獲“中國五四青年獎章”“全國最美志愿者”“湖南省青年五四獎章”“湖南省最美志愿者”“湖南好人”“湖南省道德模范”“湖南省自強模范”“懷化市十大道德模范”等眾多榮譽。
榮譽越來越多,名氣越來越大,他越來越意識到自己責任重大。羅小小說:“以前是大家保護我,照顧我。現在我長大了,我要珍惜這個時代,擔負時代使命,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回報祖國和人民。”
通過多次公益活動,羅小小逐漸在青年志愿者、公益小天使等青少年中有了一定影響力和號召力。他意識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匯聚眾人的力量才是無窮的。“不僅僅是自己去幫助別人,重要的是呼吁、引導更多的人特別是青少年去幫助別人。”羅小小說。
懷化市宏宇中學14歲的周孜森,多年前在參加懷化市公益小天使活動時,被羅小小的事跡所感動,這些年一直堅持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在他小學畢業那年,將自己的1300元壓歲錢捐給了辰溪縣一位經濟困難家庭的兒童。
扎根公益事業九載,羅小小如同黑夜里一束溫暖的光,陪伴了許多人前行,照亮了無數人的心。
(盧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