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省會,長沙部署十二項專項行動(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今年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要新增700家以上
進出口總額要突破3700億元
開行中歐班列要達到1100列
新增百億級制造業企業3家
市級智能制造試點企業1600家
汽車產量60萬輛左右
長沙晚報1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吳鑫礬)日前,長沙市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領導小組印發《長沙市加快打造“三個高地”深入實施強省會戰略2023年重點任務清單》,部署一系列重點任務和舉措,持續推動“強省會”戰略走深走實、落地見效,奮力書寫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奮力實施“強省會”戰略、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長沙答卷。
《任務清單》明確,今年長沙將圍繞提升全球影響力、全國競爭力、區域引領力、全省輻射力,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長沙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000億元,同比增長7%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2萬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 , 經濟首位度29%左右,常住人口突破1060萬人,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65%,市場主體數量突破175萬戶,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3.5%,地表水環境質量穩定達到國家、省級考核目標。
《任務清單》對加快打造“三個高地”提出了明確目標。
其中,加快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整合提升22條新興及優勢產業鏈,加快培育“1+2+N”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推動工程機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產業集群向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升級,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智能制造先行區、全國北斗產業示范應用先導區、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9%。
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高水平建設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和“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高新技術企業總數新增700家以上,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占GDP比達2.9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9.5%,技術合同成交額達850億元,培育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0家以上。
加快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深度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度融入RCEP、金磚國家等開放體系,引進外資標志性項目9個以上,進出口總額突破3700億元。拓展國際物流通道,新開通3條以上國際客貨運航線,加快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基地,全年開行量達到1100列。
圍繞深入實施“強省會”戰略,《任務清單》對重點任務實施清單化、條目化。
專項行動任務清單中,詳細部署了制造強市、創新引領、數字賦能、開放融通、交通樞紐、能源保障、綠色低碳、精美城鄉、文旅名城、全齡友好、金融保障、人才強市等十二項專項行動。
在制造強市專項行動中提出,長沙將新增百億級制造業企業3家,新增50億級制造業企業5家;市級智能制造試點企業達1600家;汽車產量為60萬輛左右;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00 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 (戶)達到3300家。
在交通樞紐專項行動中提出,拓展四小時國際航空經濟圈,加快實施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啟動建設黃花國際貿易港;打造多線支撐的鐵路運輸網絡,加快長贛高鐵建設;打造快捷高效的公路運輸網絡,加速推進G4京港澳擴容;打造“通江達海”的水路運輸通道,提升湘江主干航道等級,推進銅官港三期等項目建設;推進長沙高鐵西站、長沙機場綜合交通樞紐等建設,推動長沙機場—高鐵站實現“空鐵無縫換乘”。
在金融保障專項行動中提出,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差異化、創新性的金融產品,力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超50億元;全年新引入金融及配套服務等各類機構100家;加快發展現代金融,全力推進 “岳麓登峰”行動,加速推進“金芙蓉”躍升行動計劃,新增上市公司6家以上。
此外,平臺支撐任務清單以“七高”為引領,對重點平臺建設進行部署,包括高質量發展湖南湘江新區、高標準建設中國(湖南) 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高起點建設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高品質打造長沙臨空經濟示范區、高能級打造岳麓山大學科技城、高效益打造重點產業園區、高層次引領長株潭都市圈建設。
(吳鑫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