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還沒走進松林鎮田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學習強國文化廣場,就能聽到笛子、笙和嗩吶生交相輝映的美妙聲音,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田莊吹腔“黃河大集 春節季”鄉村春晚暨“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活動開始了,從初一到初六,《掛龍燈》《雙喜》《三姓合》《鳳凰山》等6部傳統折子戲輪番上演。
田莊歷來就有“舍財、舍地、不舍戲”的遺訓,田莊的男女老少都能唱上兩句田莊吹腔。田莊吹腔劇團至今仍在上演的傳統折子戲有《游西湖》《黑山羊》《白云洞》等60多部。此外,田莊吹腔劇團排演了《奪印》《紅燈記》《朝陽溝》等現代戲。劇團現在有28名演員,其中13名是建筑工地的工人,他們脫下工裝穿上戲服,此時搖身一變,成為了帝王將相和才子佳人。
“為了保證演出的質量,一個月以前我們就利用晚上的時間開始彩排了,今年鄉親們看戲的呼聲很高,我們計劃春節期間最后幾天晚上再加場。”田莊吹腔團長呂子水對著鏡子一邊化妝一邊說。舞臺上,演員們正在演唱《雙喜》片段,臺上演員一板一眼戲味兒十足,臺下觀眾反響氣氛熱烈,演出人員精湛的演藝和故事情節吸引著大家,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3個小時的演出就要結束了,現場觀眾意猶未盡,久久不愿離開……
松林鎮推行“信用+志愿服務”模式,發揮鎮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踐行著志愿者服務奉獻的初心本色。在活動現場,邀請老黨員、“五老”志愿者們開展美德信用宣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正能量,發揚我們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向現場群眾介紹了什么是社會信用體系,為什么要建社會信用體系,信用對每個人會有什么影響等,積極引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講誠信、重信用,讓誠信深入人心,做一個誠信公民,使講誠信成為人們的普遍自覺行為,切實增強了宣講效果。將“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推廣充分融入到文藝演出中,只要有文藝演出的場所,就一定有“學習強國”元素的注入,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穿梭于舞臺周邊,向轄區群眾展示“學習強國”當下這個最流行的學習陣地,打造“行走的宣講課堂”,讓“強國有我”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實提升群眾精神風貌,提高群眾的社會文明程度,用文明鄉風促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