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庫曼斯坦總統謝爾達爾·別爾德穆哈梅多夫應邀于1月5日至6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就中土關系、兩國各領域合作及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基于兩國高共同意愿,雙方宣布建立中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持續深化中土全方位合作。
兩國戰略和政治互信不斷增進
土中關系源遠流長。兩國人民在交往過程中,開展有益互動,增進彼此了解,連接兩國的絲綢之路不僅是進行互利貿易往來的橋梁,也是廣泛開展文化交流的紐帶。中土兩國的淵源歷史對兩國人民的命運產生了巨大的積極作用,是兩國后代繼承、發展和豐富雙邊關系的堅實基礎。兩國建交31年來各領域合作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如今已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雙方宣布建立中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以持續深化中土全方位合作,繼續發展世代友好、休戚與共、互利共贏的伙伴關系,在雙邊領域踐行命運共同體。
中土雙方將繼續加強在聯合國框架內的協調配合,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及時交換意見、協調立場,決心共同推動落實全球安全倡議,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貢獻力量。雙方高度評價“中國+中亞五國”會晤機制,愿在該機制框架內加強溝通協作,辦好首屆“中國+中亞五國”峰會。中方支持土方奉行永久中立政策,高度贊賞土方提出的將2023年定為對話保障和平年的倡議。土方積極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相信倡議將為如期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天然氣合作夯實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土庫曼斯坦位于中亞西南部,為內陸國家,人口約600萬,近80%的領土被卡拉庫姆大沙漠所覆蓋。土庫曼斯坦天然氣資源豐富,天然氣探明儲量約19.5萬億立方米,占世界總儲量的10.1%,遠景儲量逾50萬億立方米、208億噸,居世界第四位。能源是兩國經貿合作的重要基石,擴大天然氣合作符合中土雙方戰略和長遠利益。中國作為能源消費大國,隨著防疫政策的不斷調整,經濟生產將全面有序地恢復,對能源的需求勢必繼續保持高位。目前,兩國天然氣領域合作正形成生產、管道運輸、貿易、金融、工程服務“五位一體”的綜合性格局。同時,中土雙方將全面挖掘綠色能源、天然氣利用、技術裝備等領域合作潛力,打造全產業鏈合作。
土庫曼斯坦是中國在中亞地區的重要能源戰略伙伴。中土已經建成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A、B、C三條天然氣管線,起自土烏(烏茲別克斯坦)邊境,途經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止于新疆霍爾果斯口岸附近,全長1833公里,是整個亞洲已實施的最大能源合作聯合項目之一。截至目前,土方已通過該管道輸送超過3500億立方米天然氣到中國。中土正在合作建設的第四條能源管線D線全長1000公里,設計年輸量300億立方米,氣源地為土庫曼斯坦復興氣田,投產后將使中國從中亞進口天然氣的輸氣能力從每年550億立方米提升到850億立方米,穩定的能源供給對保障中國能源安全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互聯互通 加速推進戰略對接
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土方“復興絲綢之路”發展戰略在理念和實踐層面互通互融。兩大倡議均立足于弘揚時代精神,致力于將從太平洋到大西洋的廣袤空間連接起來,形成緊密聯系的生產鏈、技術鏈和工業帶,有利于促進解決諸多社會問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雙方商定,要充分發揮中土合作委員會統籌協調作用,加緊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和“復興絲綢之路”戰略對接,全力落實好中土政府五年合作規劃(2021年-2025年),推動中土各領域合作齊頭并進,全面發展。
土庫曼斯坦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于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將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互聯互通領域是中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新增長點,雙方將加快協商簽定《中土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協定》,推動兩國道路聯通和跨境運輸合作,提升中-哈(薩克斯坦)-土-伊(朗)鐵路集裝箱班列、中-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國際多式聯運運營頻次和過貨量,并繼續在中亞區域經濟合作、鐵路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下保持溝通與協作。中方表示愿幫助土方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現代化的交通物流體系。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1年,中土雙邊貿易額73.59億美元,同比增長13%。自2011年以來,中國已連續11年成為土庫曼斯坦最大貿易伙伴。中土經貿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在未來,雙方將落實好《中土政府關于擴大經濟關系的合作規劃》,穩步擴大兩國貿易規模,加快推進兩國非能源領域合作,促進貿易結構多元化,在能源、交通、通信、化工、紡織、農業、醫療和高科技等領域開展合作,進一步提升兩國經貿合作的質量和水平。
中國共生(智庫)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 陳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