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2月10日株洲訊 12月9日,首屆株洲旅游發展大會在千年瓷都醴陵市舉行,大會現場推介了四大株洲文旅品牌——中華始祖炎帝、世界制造名城、千年瓷都·天下醴陵和紅色根據地,努力把株洲打造成為“神農福地 制造名城”知名旅游目的地。
中華始祖炎帝陵寢位于株洲炎陵。它地處湖南東南邊陲、井岡山西麓,古屬荊地,漢屬長沙,南宋置縣。上古之時,中華始祖炎帝神農氏,發明農具,制作弦琴,始創弓箭,燒制陶器,遍嘗百草,歷盡艱辛,一路南下,到此而終,安寢于此,從此護佑一方山水,成就“神州第一陵”美名。
株洲炎帝陵。
這里群山萬壑,林木蔥蘢,溪谷縱橫,河流眾多,風景獨好。在羅霄山脈,五百四十九座千米以上的山峰分布于斯,神農峰的海拔成就湖南第一;神農谷的十萬畝原始森林,能享受到亞洲第一的空氣負氧離子。優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生態資源,讓古老的農耕文化、康養文化傳承創新,“來炎陵謁祖、到茶鄉品茶、在株洲康養”。
株洲是一座伴隨著新中國一起成長的新興工業城市。非凡的工業成就了這座城市的歷史榮光,積淀了文化底蘊,成就了詩和遠方。在清水塘,大量的工業遺址訴說著曾經的工業故事,成為中國工業版的“迪士尼”。在田心,以中車系列為核心的企業資源,正在打造“東方的愛爾蘭根”,展示動車魅力。在航空城,可以體驗低空飛行“嘉年華”,激發凌云壯志。在蘆淞,各種時裝目不暇接,中外品牌應有盡有,裝扮美好時代。動車、航空、硬質合金,陶瓷、煙花、服飾產業,共同成就“世界制造名城”。
醴陵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這里,西漢封侯,東漢置縣,兩千余年未改其名。這里,淥水孕其靈,天華鐘其秀,以“山川形勝之奇,毓為人文,俊乂彪炳”,既是“荊楚古邑”,更是“潭州望邑”。這里,受湖湘文化之浸潤,近代以來人文蔚起,醴籍軍政人物群體閃耀于歷史星空,書寫了“近代湖南半醴陵”的傳奇,留下了萬眾景仰的熱血人文。
醴陵陶瓷谷。彭雪飛 攝
醴陵,千年窯火,生生不息。醴陵制瓷遠起東漢,跨越唐宋,盛于明清。清末民初,釉下五彩瓷誕生于淥水河畔,奪金牌于大洋彼岸,贏得“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之美譽。新中國成立后,醴陵陶瓷產業全面發展,釉下五彩瓷長期作為國家的宴會瓷、陳設瓷、禮品瓷和領導人生活用瓷,日用瓷出口全國第一,電瓷長期暢銷國內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陶瓷之都”。遙望漢唐窯火薪傳至今,今日醴陵因瓷而興,誠如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所言,是“千年瓷都.天下醴陵”。
株洲是一塊紅色的土地,留下了太多的紅色記憶,走出了眾多的紅色人物。這里,毛澤東來考察農民運動,親手締造第一個紅色政權,和朱德第一次會面,第一次連隊建黨,第一次插牌分田,第一次給部隊集中上政治課。
這里,有北伐戰爭的諸多舊址,令人遙想歷史煙云。這里,宛希先編寫出影響深遠的《共產黨組織根本原則》。這里,走出了李立三、何孟雄、譚震林、楊得志、左權、耿飚等一大批人物,其故居已經成為紅色景點。這里,紅色基因代代傳承,事業發展蒸蒸日上。(圖文/朱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