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面向未來的事業。
今年以來,全省各級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全力辦好教育民生實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加公辦學位供給,無負擔上好學
“眼看著家門口的這所民辦中學變成了公辦中學,孩子今年小學畢業被微機派位到這里讀書,我們心里都樂開了花。”12月6日,家住長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附近的市民劉湘泉說起孩子上學的事,難掩興奮。
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因其優質的教育質量,一直受廣大市民青睞,但高昂的學費也讓不少市民望而卻步。
為促進教育公平,自今年秋季開始,長沙市開福區教育局將該校招生納入公辦學校招生體系,采用就近入學原則進行學區劃分,增加財政投入保障教學,得到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好評。“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我們還拓展學生的課余生活,開設了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創新課程。”校長羿莎說。
教育公平事關千家萬戶,而義務教育則是重中之重。孩子有沒有好學校上?上學的地方離家近不近?這些都影響著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今年初,省委、省政府把增加37.6萬個公辦義務教育學位納入省政府十大民生實事。截至目前,全省累計投入124.5億元(省級財政投入21億元),完成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4萬個,已超額完成任務。
同時,少數地區人民群眾“上學難”“上學貴”、公辦學校“一位難求”的問題也得到根本解決。目前,全省公辦義務教育占比從2021年的90.25%提升至95.76%,提高5.51個百分點,全面保障了義務教育的公益屬性。
職教有“楚怡”,14所中職學校年內全部開工
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同屬于高中階段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等職業學校建設,將“楚怡公辦中職學校改擴建工作”納入2022年民生實事工程,在全省14個市州各遴選建設一所楚怡公辦中職學校,由省財政廳適當予以經費支持,擘畫“普教有‘芙蓉’、職教有‘楚怡’”的教育美景。
截至目前,邵陽工業學校等13所楚怡公辦中職學校的改擴建項目已經開工建設,累計投入項目建設資金3.72億元。湘潭市工業貿易中等專業學校也將于近日開工,年內全部開工目標將如期實現。
“14所中職學校將突出我省楚怡職教精神傳承和楚怡品牌建設,統一制作楚怡公辦中職學校LOGO標志。”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學校建設將按照“尊重歷史、厲行節約”原則,在全面融入楚怡職教文化的基礎上保留各校自己的辦學歷史、建筑風格、辦學特色,既美美與共,又美美不同。
校園安全牽動每一位家長的心。3年來,省公安廳聯合省教育廳持續推進全省中小學幼兒園安防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截至目前,全省2.7萬余所中小學、幼兒園已全部安裝一鍵式報警裝置和視頻監控系統,并與公安機關實現聯網。
學校越建越漂亮,越來越安全;學生學得越來越好,家長越來越放心。教育民生,讓群眾“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