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走訪被害人,向他們了解相關情況。
“多虧了你們幫我追回‘養老錢’,我今后一定提高警惕,謹慎投資理財。”11月10日,79歲的童大爺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拉著檢察官的手說道。
近日,新都區檢察院正在辦理一起以投資紫砂壺為名實施的養老領域非法集資案件。犯罪嫌疑人張某瞄準老年群體的“錢袋子”,成立紫砂壺線下代購網點,陸續招募李某、謝某等人,通過發放宣傳單、召開推介會等形式,宣稱交錢入會后便可在交易網站購買價值不菲的紫砂壺,并承諾以高額福利消費卡、累計積分等方式還本付息,短短數月非法吸收30余名老年人存款140余萬元。所吸收資金被張某用于消費支出、提現支取或挪作他用。
案發后,涉案代購點的賬上余款、張某委托其他公司代管的資金及相關物品折價轉讓費共計60余萬元,均已退還集資參與人。
檢察官介紹,犯罪嫌疑人張某將目標瞄準了六七十歲的老年人群體,通過經常帶他們出去旅游、聚餐,時不時發放小禮品籠絡人心。
隨著營業額的逐步增長,張某擴大了宣傳力度,成功吸引了轄區內眾多老人前來投資。但是好景不長,由于資金鏈斷裂,該項目無以為繼,最終崩盤。頂不住眾人催債壓力的張某,丟下爛攤子逃跑了。
事發后,公安機關相繼收到群眾舉報,在掌握相關線索后與張某取得聯系,張某自動投案。今年8月25日,公安機關將該案移送至新都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我現在后悔莫及,一定會積極配合檢察機關的工作,退還被害人的經濟損失。”張某在接受檢察官訊問時說。
經細致審查,檢察官認為,犯罪嫌疑人張某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以投資紫砂壺為誘餌,向不特定的老年群體非法募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致使30余名老年人投入資金,涉案金額高達140余萬元,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下一步,檢察機關將繼續追繳張某尚未足額退賠的違法所得,退賠各集資參與人,依法對涉案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辦案檢察官對記者說。
(查洪南 李佳林 任雪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