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掃黑行動》于11月11日全國上映。影片由,林德祿執導,周一圍、秦海璐、張智霖、王勁松、曾志偉領銜主演,呂良偉、吳孟達、王迅、邵兵特別主演,曹衛宇、馬浴柯、張藝上、董璇、曹成方、林家川主演。作為一部掃黑題材的電影,影片以大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真實案件為創作背景,真實反映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艱巨與復雜,用鏡頭語言展現了國家依法嚴懲黑惡勢力的力度和決心。彰顯司法公平正義的同時,亦是一部具有普法意義的電影作品。
真實取材,打造現實性犯罪動作片
根據官方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公安機關共打掉利用網絡實施“套路貸”犯罪團伙41個,其中涉黑組織3個、惡勢力犯罪組織36個,破獲各類刑事案件219起。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2257起,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426人,移送司法機關226人。《掃黑行動》正是結合了這些真實案例,以生動的故事,藝術地還原了掃黑除惡工作中的一個個重點問題。
影片以個案為引、多案融合,真實呈現套路貸、暴力催收、官商勾結、境外勢力介入等多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重點案件的偵辦過程,并通過電影獨特的敘事方式,設置多重反轉,將故事情節環環相扣,大幅提高電影觀賞性的同時,也充分展現了掃黑除惡斗爭中,公安民警打擊違法犯罪分子的辛苦與不易。
傳遞正能量,引導人民正向價值觀
電影《掃黑行動》的上映,展現了我國掃黑除惡工作的力度和決心,罪惡終將被鏟除,正義力量將得到彰顯。同時,影片借由掃黑除惡案件,對相關法律知識進行了多維度的解讀與科普,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議論。這恰好證明了《掃黑行動》作為一部展現真實掃黑除惡現狀的電影,具有一定的普法意義和警醒作用,普通人亦能從中得到一些正向的引導。
作為一部電影,《掃黑行動》使得觀眾在映后的討論不僅局限于影片本身,更能延伸到對于相關領域的關注及討論,其對人民價值觀的正向引導更具社會意義。影片中針對金融犯罪、套路貸、暴力催收等多元犯罪相關劇情的展現,增強了觀眾對于法律知識的關注,引發了各界對于普法活動重要性的討論,以及促進了相關法律知識科普的增加,這樣對人民的正向引導是具有社會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