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仙農業農村工作干出多項全省第一
李秉鈞 周娜
蘇仙區緊緊抓住全省與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合作機遇,大力發展以“湘江源”蔬菜、生豬產業為重點的外向型農業,取得多項全省第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數量達33個,全省第一;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平臺銷售近7億元,全省第一;省級區域湘江源公用品牌授權企業8個,全省第一;蔬菜類綠色食品認證25個,占郴州市蔬菜類34%,全市第一;郴州市蘇仙區瑞祥智能化肥豬場是目前湘南地區最大的智能化生豬養殖場。
綠色智能化養豬模式催生生豬全產業鏈
科技不斷發展,今時不同往日,養豬已向綠色化、智能化、規?;较虬l展??偼顿Y5.1億元,年出欄肥豬43.2萬頭,總建筑面積48萬平方米,占地約531畝……這是位于蘇仙區五里牌鎮瑞祥智能化肥豬場的“體量”。這里的豬舍是五層樓的智能化豬圈,小豬坐上了電梯、住上了樓房,吃喝拉撒全部采用智能化系統管控,供料、通風量、溫度、濕度、空氣質量、排污等都可以在APP上操作完成。明年3月投產后,全區生豬年出欄將達120萬頭以上,達到全市的五分之一。
“養豬場的糞水排到收集池,經過分離機、厭氧罐、調節池、生化系統、氣浮機諸多環節后,最終達標排放?!笔〖壃F代農業(生豬)特色產業園郴州市和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污水處理站技術人員介紹,達標的水可用于農田灌溉和池塘養魚。蘇仙區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持“種養結合、以養促種、就近消納、綜合利用”,累計投資1.65億元,對全區158家規模養殖場進行改造,(糞污)資源化利用配套設施達到100%,通過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清除面源污染,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
近幾年蘇仙區引進了新五豐、揚翔、正大、新希望、九鼎等大型企業落戶,目前全區生豬專業養殖(場)達525戶,前三季度全區生豬存欄54.6萬頭(其中能繁母豬5.43萬頭),出欄62萬頭,比去年同期增長32.3%(31.4%),23.5%,預計全年出欄生豬可達到87萬頭以上,年產值預計達到50億元,到“十四五”末,全區生豬年出欄可達150萬頭以上。就在瑞祥智能化肥豬場方圓10公里范圍內,有湖南省新希望有限公司投產年產36萬噸飼料廠和湖南省新五豐有限公司年產72萬噸的飼料廠項目,為蘇仙區生豬產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此外蘇仙區為全面打通產業鏈,總投資1.6億啟動建設年屠宰85萬頭(約10萬噸)及配套冷庫5000頭雙新生豬屠宰冷鏈配送項目,目前相關手續已完成,今年11月初正式動工建設。
“我區高要求規劃生豬產業布局,高質量服務生豬養殖,高起點打造龍頭企業,高水平開辟冷鏈物流,高標準破解糞污治理,已初步形成 ‘飼料生產—生豬養殖—屠宰加工’一體化生豬全產業鏈?!碧K仙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候選人段紅玲介紹,全區實現了生豬產業由“小、散、亂”向“大、精、強”的嬗變,走出了一條生豬全產業鏈的新路子,生豬產業正成為蘇仙區的經濟新增長極。
打造省內最多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
深秋時節,蘇仙瑤嶺生態蔬菜種植基地里卻依舊綠意盎然,幾十名工人穿梭在芹菜、上海青大棚里抓緊時間移栽秧苗,工人們每天上午采摘蔬菜,下午移栽,基地做到了全年蔬菜不斷茬,每隔一至兩天就有約10噸新鮮蔬菜通過專業的冷鏈物流,運送到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千里之外餐桌上的綠色安全食品。該基地是蘇仙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之一,今年有機蔬菜種植面積達2000畝,年產7000噸有機蔬菜,年產值超過2000萬元,基地采用“公司+農戶”的聯農帶農模式,基地豐產豐收,不僅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也解決了周邊400余戶群眾就業問題,真正讓“菜籃子”成為了百姓的“錢袋子”?;囟麻L朱小見說:“我們蔬菜銷量這么好,全靠政府政策好,每年都會對我們產業進行獎補,支持蔬菜基地產業化建設?!?/p>
近幾年來,蘇仙區前后出臺了《蘇仙區實施強農工程促進鄉村振興獎補辦法》、《蘇仙區加快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等60余項政策,圍繞產業鏈規劃企業布局、搭建服務平臺、整合資源要素、健全政策體系,各項惠農、支農、強農政策有效落實,既培育了農業龍頭企業,也帶動了廣大農民致富。
離蘇仙瑤嶺生態休閑農業蔬菜基地不遠的湖南豐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龍松,當地人稱“紅薯王”,他在五蓋山栗木水村流轉了1300畝土地,建成3000平方米紅薯加工廠房及400噸的紅薯儲存地窖,成立了三畝七紅薯培育種植基地。去年其公司紅薯干、紅薯粉、蔬菜銷售額達1600多萬元,帶動當地320多戶參與紅薯種植與加工。同年,公司共發放工資及土地租金270萬余元。2022年基地的高山甜薯干獲得了第二十三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金獎。“紅薯產業能做大做強,離不開區里市里給予的項目資金扶持。”龍松表示。三畝七基地近幾年獲得了省級農業產業園等項目扶持,利用扶持資金改善了滴灌設施、機耕道、水渠等基礎設施。在今年的特大旱情中,水資源得到高效集約利用,公司的損失降到了最低,基地紅薯和蔬菜不僅能持續供應外地市場,也緩解了當地村民因干旱而引起的“蔬菜荒”。
蘇仙區突出位置和生態優勢,利用“區域品牌+企業品牌”雙品牌戰略,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綠色有機菜籃子基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蔬菜供應基地金字招牌影響力大力發展,預計蔬菜生產面積將超過15萬畝,年產值將達到10億元,成功申報坳上鎮為全市唯一的國家級蔬菜產業強鎮,省級產業強鎮達到2個、省級特色產業園達到5個。全方位、多環節支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累計整合投入資金2.26億元,支持“六大強農”行動,促進優勢特色千億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審:姚錚錚 二審:李秉鈞 三審:陳淦璋)
(李秉鈞 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