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氤氳,秋蟲呢喃。夕陽中,一群年輕人正在帳篷營地燒烤,聽著音樂,喝著啤酒,吃著烤串,慵懶地陷在躺椅中,沉浸式感受露營的魅力。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深秋時節,在斑斕群山的懷抱中,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碧波蕩漾,如一幅色彩濃麗的油畫,鋪展在寧波市區的西北角。緊傍九龍湖畔的九龍湖村別是一番景致:珞桐藝術帳篷營地,沿湖畔蜿蜒開來,從山頂望下來,一頂頂帳篷如白帆點點,在“只此青綠”的山水間起伏搖曳,點綴著山色湖光。
“珞桐藝術帳篷營地現在可是我們九龍湖的又一張名片。”九龍湖村黨委書記楊勇高興地說。
從一度擱置荒廢的湖畔綠地到知名露營地,從昔日的靜謐村莊到“網紅”打卡點,九龍湖村蝶變的背后,離不開當地僑商的助力。
帳篷營地——
讓游客盡享露營樂趣
落日、繁星、野花、微風……這些大自然中的浪漫符號,令都市人對田園生活無限向往。這種巨大需求,催生了在國內日益走俏的露營經濟。
在歐洲生活多年的王冰,看到了露營經濟的大好商機。2020年開始,他在國內籌劃帳篷營地項目。尋訪多地后,最終,他將項目“落子”九龍湖。
“我之所以選擇九龍湖,除了優渥的山水資源,也是被當地政府主動細致的服務所吸引。我下定決心要把這個項目做成區域內的旗艦產品。”王冰說,“要做就做高端,我決定從軟硬件兩方面入手,做出辨識度和知名度來。”
帳篷也要保持高星級酒店的硬件水準,這是王冰堅持的標準。走進珞桐藝術帳篷營地,人們會被完善的露營設施“驚艷”到:36個帳篷房間和60個天幕被精心布置在山湖之間;帳篷被茵茵綠草包圍,直面波光粼粼的湖面,有專屬的“小院”和喝茶會客區域;掀開帳篷的簾子,就像走進一間設施配備齊全的酒店房間,舒適而溫暖。
“VIP帳篷采用石墨烯地暖,保證室內溫度維持在22℃,衛生間采取干濕分離措施。”營地管理人員劉波介紹,即便是在冬天,也可實現恒溫居住,讓游客盡享露營的樂趣。
山水時尚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行走在營地,印有“來撒歡吧”“星星在等你”等字樣的帆布條在風中舞蹈,不時映入眼簾。營地內的小賣部,則被稱為“能量補給站”。這些字眼,年輕而時尚,沉浸在如此輕松的氛圍中,讓人在不自覺間放空了身心。營地還配備了卡式爐、燒烤架、無炭燒烤、湖畔下午茶等設施、設備,每一處都是一個小景點,非常適合打卡留念,緊緊抓住了年輕人的心。
“優質的硬件只是基礎。露營基地要有活力和特色,關鍵是植入文化和時尚因素。”一直從事文化產業的王冰,對營地的文化十分看重。
親子活動、相親活動、凡人音樂會、后備廂集市……不少年輕人就是沖著這些活動而來。“游客把風景和活動制作成視頻發在朋友圈和抖音號,‘義務’給我們做宣傳。營地今年3月開門迎客,眼下,周末的入住率幾乎都是100%。”劉波說。
溢出效應——
美好環境化為美麗經濟
“徐先生,您出發了嗎?我已經把天氣情況和注意事項發給您了,有情況隨時聯絡我。”見到徐美鳳時,她正“掐著點兒”給今天入駐的客人發微信。作為“管家”,她將全程為客人提供服務。
徐美鳳是九龍湖鎮田顧村的“外來媳婦”,之前曾在廣東廣州一家美食培訓公司擔任講師。今年初,想“重出江湖”的徐美鳳成功應聘營地“管家”一職。入職后,擅長各類美食制作的她,還兼任營地下午茶糕點師。“在這里工作,環境好,我還能發揮一技之長,每天的心情都是美美的。關鍵是離家近,騎電瓶車10分鐘就到,家庭和工作兩頭都能顧上。”徐美鳳對工作的滿意溢于言表。
徐美鳳在帳篷營地找到了心儀的工作。“橫溪人家”農家樂則從帳篷營地迎來了客源。
“我們經過多輪考察,確定‘橫溪人家’等一批農家樂為營地的合作伙伴。我們會介紹客人去這幾家農家樂用餐,有時候也會讓農家樂把餐食打包過來。”王冰說,營地沒有餐飲業務,和周邊農家樂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帳篷營地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客人,生意更加紅火了。”“橫溪人家”經營者錢成喜上眉梢,“游客只要步行10多分鐘時間,就能在我們這里吃上地道的農家菜,神仙雞、九龍湖魚頭等特色菜尤其受歡迎。”
錢成收獲的,不僅是客流,還有帳篷營地先進的經營理念。“營地提供的管家服務很有特色,我也在偷師學藝,不但要通過好味道吸引客人的胃,還要通過貼心服務留住游客的心,讓他們成為回頭客。”善于學習的錢成,從帳篷營地取到致富的“真經”。
村民就業,山貨出山,山村出名。把美麗生態環境轉化為美麗經濟發展新動能,點滴之間,帳篷營地悄然改變著這一方山水。
“今年國慶節期間,我們村跟帳篷營地合作,舉辦了后備廂集市,對九龍湖村的板栗等農家特色產品做了一個集中展銷。老底子趕了趟新潮流,我們村也活力了一把。”楊勇說,“帳篷營地還成為村民的后花園。晚飯后,村民們攜家人一起過來散步,十足愜意。”
以僑引僑——
構筑共同富裕新景象
帳篷營地投資近千萬元,是寧波“百個僑團(企)幫百村”(簡稱“百僑幫百村”)項目之一。“我畢業于鎮海中學,很感恩這片土地對我的養育之恩,希望和鎮海一起發展。”王冰道出投資鎮海的心聲。
珞桐藝術帳篷營地聲名鵲起,有力推動了九龍湖鎮“草坪經濟”的發展。目前,九龍湖鎮有3個不同類型的露營基地,總占地面積約100畝,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近年來,九龍湖鎮通過盤活草坪空地,集體增收,農民致富,走出了一條鄉村旅游特色發展之路。
安靜的村莊迎來潮男潮女的酷炫超跑車隊,國際高端汽車品牌紛紛選擇在這里開新品發布會,國內時尚品牌也在這里舉行戶外服裝的發布會。一時間,鄉村成為潮流的引領地。
“珞桐藝術帳篷營地的風景也是九龍湖的魅力。當初,我們看中的就是項目與九龍湖的契合程度以及項目公司的國際視野和運營能力。”九龍湖鎮農旅服務辦公室副主任葉喜成說,“帳篷營地與附近的香山寺、橫溪自然村農家樂、九龍湖旅游度假景區串點成線、互相烘托,進一步釋放了九龍湖之美。如今,九龍湖與帳篷營地互相借力,知名度雙雙提升了一個層次。”
以僑為橋,以僑引僑。在王冰看來,帳篷營地目前還處于起跑階段。他計劃和幾位僑界朋友合作,在周邊投資西餐和日料等餐飲項目,進一步豐富業態,同時推出戶外賽事、劇本殺和影視劇拍攝項目。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要加強和改進僑務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復興的強大力量。這讓我們深受鼓舞、深感振奮。”王冰說:“我們都想為民族復興貢獻綿薄之力。”
另一邊,鎮海區也正奮力推進“百僑幫百村”行動,牽線僑企僑團與鄉村結對,持續從僑資、僑智、僑力上為鄉村振興提供支持,讓農村有更優環境,讓農民有更高收入,不斷展現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