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22日訊 “建設交通強國離不開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踏上新征程,我愿做電焊‘花木蘭’,繼續把工匠精神傳承下去,培養更多技能人才,為建設交通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黨的二十大代表、中車株洲車輛有限公司制造二部電焊班班長易冉表示。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車株洲車輛有限公司制造二部電焊班班長易冉。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女焊工,易冉在臟、累、熱、燙的電焊車間一干就是20多年,參與焊接項目試驗100余項次,完成多項技術創新,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
黨的二十大開幕以來,“制造強國”“創新人才培養”等熱詞始終在易冉的腦海中盤旋。在易冉看來,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名片,需要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不斷把工匠精神融入自己的血液中,不斷創新,體現自己的價值。
“我回想了自己22年職場親歷的中車株洲車輛有限公司‘重載高速’鐵路貨車開發之路,湖南株洲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的崛起之路,也了解到制造強國不僅僅是質量技術能力,還要有強大的產品交付能力。”在易冉看來,質量技術能力加交付能力,“雙能”缺一不可。
2019年,中車株洲車輛有限公司開發出口澳大利亞市場的新型車焊接標準非常嚴苛,要求達到零缺陷,相當于機械手標準。交付時間也非常嚴苛,差一天就是巨額處罰。“第一輛車試制很不順利,質量差、速度慢。”易冉說,焊接團隊夜以繼日攻關,創新焊接工藝,解決了質量技術難題,提高功效三倍,價值三億多元的產品訂單全優按時交付。
工作中的易冉。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易冉也在心里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要努力培養更多大國工匠的優質“種子”。
作為全國勞模、大國工匠、湖湘工匠、湖南省產業技能顧問,更作為中車株洲車輛有限公司黨員先鋒、技能大師領銜人,易冉表示,下一步要把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落實到行動中,培養“雙能”型大國工匠,為湖南“三高四新”、株洲“制造名城”、中車人才強企,做出應有的貢獻。(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