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威海市文登區環山街道帽埠耩村的群眾格外高興。村里新建的艾永頤艾草加工廠有序運行,電力愛心超市開業,“全電”智能民宿示范點開門納客……這一系列新變化讓村民對未來的新生活充滿期待。近年來,國網文登公司黨委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與環山街道黨工委開展黨組織聯建,積極研究區域化帶動成效,為當地鄉村振興貢獻電業擔當。
“聯姻”共建幫在最難處
一年前,帽埠耩村還是街道遠近聞名的“落后村”,村集體經濟薄弱。
“得虧了文登供電公司的幫扶,不僅促成了黨支部聯手共建,還派駐第一書記高秀峰駐村,幫助村里制定發展規劃,新上項目,整治環境。”帽埠耩村黨支部書記劉曉軍說,短短一年時間,村里發生巨大轉變,成為全區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先進典型。
2021年10月,國網文登公司與帽埠耩村建立幫扶關系,選派高秀峰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牽線帽埠耩村黨支部與供電公司黨委設備公司黨支部“聯姻”共建,一系列幫扶措施陸續落實落地。
開展支部結對共建活動12次,吸納供電公司百余名志愿者到村,開展衛生清理、整修路燈、用電培訓等志愿服務,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百姓安全用電意識。
針對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高秀峰牽頭與村“兩委”制定“以產促收”發展規劃,向公司申請13萬元扶持資金平整荒地50畝,種植艾草,成立“威海艾永頤艾草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展手工艾草制品深加工;申請13.5萬元專項資金,建設20千瓦光伏電站,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促成大唐威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山東金正工程有限公司、山東雙城電力有限公司、威海永利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與帽埠耩村簽署《合作協議》,為村民帶來整村光伏開發、勞務外派合作等項目,構建“村+國企”共謀發展新模式。
同時,發動公司員工、愛心企業踴躍捐贈,為帽埠耩村籌集善款近10萬元,用于艾草合作社項目擴建、建設電力愛心超市等,帽埠耩村真正駛入富起來、美起來的快車道。
目前,帽埠耩村的艾草“種、產、銷”一體化產業步入正軌;村民們通過電力設備安裝維護技能培訓,掌握了一技之長找到了新工作;“全電”智能民宿示范點讓鄉村民宿體驗更加舒適;改造污水管網,清淤河道,安裝光伏路燈……一系列變化讓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帶”書記而不是“代”書記
和帽埠耩村的經歷相似,環山街道孫家西山村全村152戶,都是“老弱小”;村集體沒有產業,村民們的收入就靠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村民之間糾紛不斷,村里雜草叢生、臟亂不堪。在國網文登公司的幫扶下,一舉摘掉了“軟弱渙散村”的帽子。
2018年6月,國網文登公司派駐原先在文登營供電所任職黨支部書記的呂明玉擔任孫家西山村第一書記。呂明玉針對村子現狀,樹立第一書記是“帶”書記而不是“代”書記的理念, 牽頭實施支部共建工作,為村里建起黨建活動室、圖書閱覽室,開展組織生活,激發隊伍活力,打造堅強堡壘,把黨員系列活動與扶貧工作緊密融合,形成合力。同時又幫助村里進行線路改造,捐建一座20千瓦的光伏電站,免費更換近2萬米的屋檐線,幫助購置了鑼鼓等文化器材。
80多歲的李水芹大娘最早知道呂明玉,是在2011年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呂明玉兩次捐獻造血干細胞和淋巴細胞救人的時候。村民們也漸漸了解到呂明玉的情況,看到呂明玉不嫌臟不怕累地為村里忙活著,大家都坐不住了,瞧著大伙兒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呂明玉馬上帶領全體村民將村南頭470米的河道徹底整修,村里的主要道路也全部硬化。
在走訪中呂明玉發現,村里的婦女們尤其喜愛做面食,就萌生了建個面食加工廠的想法。利用村里閑置的舊村委大院,聯系愛心企業給予技術指導,僅一個月就賺了5萬多元。村民們嘗到了甜頭,用賺得的資金改造生產車間,購置生產設備,注冊商標,村民終于擁有了自己的企業。
2018年11月,呂明玉做客山東電視臺,讓觀眾認識了孫家西山的花餑餑;2019年春節期間,通過微視頻把花餑餑送上了人民網、央視網等;2019年8月,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在孫家西山村召開了定點扶貧地區農產品推介會,孫家西山村簽訂采購意向書83份,總金額127萬元。
三年多的時間,孫家西山村入選了國家電網公司服務脫貧攻堅試點示范基地、山東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范創建村、威海市美麗鄉村。
由點到面全面“電”靚
聚焦鄉村振興,國網文登公司不僅注重“點”上發力,更注重做好“面”上的服務保障,通過細化配網優化、產業對接和便民服務措施,用優質電能助推鄉村振興。
2020年底,侯家鎮崔家村黨支部打造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花餑餑制作、包裝車間,車間內的攪面機、發面機直至包裝箱封條等生產設備全采用了先進的全電氣化設備。負責人崔喜良說,他是真真切切享受到了供電公司高效便捷服務帶來的電力獲得感。
在車間建設前期,國網文登供電公司主動對接,上門服務,從村里的規劃、節電、線路改造等方面出謀劃策,將村里原有的3臺總容量為800千伏安變壓器增至11臺總容量為354千伏安的變壓器,改造低壓線路9千米,架設25基電桿。現在,該車間每月用電量達6000千瓦時,每天有近千箱花餑餑發往全國各地。
侯家鎮以崔家村為試點,采取“以點帶片、以片帶面”的發展方式,形成相關產業鏈,打造了富有膠東特色的“花餑餑小鎮”,在全鎮建起了大型花餑餑生產基地。
高村鎮慈口觀村家家戶戶都有天然溫泉水,村委積極發展鄉村溫泉民宿旅游,建成多處旅游度假房。國網文登供電公司結合實際,組織黨員服務隊,為村里更換變壓器,并綜合考量民宿特點,幫助將民宿里傳統的液化氣灶改成電磁爐、電炒鍋,按照民宿特點專門設計打造一體式洗碗機、消毒機、一體式烤箱和整體櫥柜,創建電廚房鄉村體驗試點,舒適、智能、便捷的民宿成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點。
為助力全區鄉村振興樣板區域建設,國網文登供電公司為全區30多個鄉村振興樣板區域內的近600家特色農業客戶接電并完善配套電力設施,完成報裝容量1.58萬千伏安;為全區897處蔬菜大棚更換電力空氣源熱泵;1643處排灌設施由柴油機更換為電動機;投資200余萬元優化“西洋參小鎮”中壓配電網絡結構,延伸電力線路到地頭、到園區,打造“百米接電圈”。
電力足,產業興。國網文登供電公司聚焦鄉村振興,努力推動“供電服務”向“供電+能效服務”轉變,以優質電力服務踐行國企擔當,用實際工作成效“電”靚鄉村振興的好光景。(張新青 于曉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