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慶林
9月26日早晨,在湖南自貿試驗區郴州片區一家酒店內,政商“早茶會”如期舉行,該區兩名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與轄區5名企業家代表共進早餐。隨著一份份食品擺上餐桌,企業發展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也逐一擺上“臺面”。
放下手中茶杯,郴州明大炭素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弘銳道出一難題,“公司擬上市需一筆資金,希望獲得政策支持降低融資成本。”自貿區郴州片區、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亦彬聽完后,安排園區貿易與金融服務局和企業對接,詳細了解并研究對策。
第二天,該局有關負責人來到明大公司,雙方深入溝通后,提出解決方案,向市政府匯報督促有關職能部門及時撥付項目工程款,協調多家銀行支持,同時多處發力提高公司融資能力。目前,三項工作正有序開展。
“以前習慣了‘酒桌上辦事’,求人辦事難以離開酒桌。現在,領導干部主動幫我們解決問題,喝的雖是清淡的茶,但勝過濃烈的酒。”一名參加政商早茶會的企業家感嘆。
企業家們普遍感受到,現在與領導干部交往簡單了,酒局少了,領導來企業調研考察走馬觀花的少了、解決實際問題的多了,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到正常經營上。
特別是去年5月,郴州出臺規范政商交往推動營商環境全面優化的實施意見,以開清單的方式給政商交往提供了一張“明白紙”,19條正面清單明確政商交往的邊界,劃出干事創業的“安全區”。其中3條有關開會、吃飯,比如,到企業開展檢查、調研等公務活動,因工作原因誤餐的,可以參照公務接待標準在企業就餐。15條負面清單則劃出“雷區”厘清灰色地帶,為政企行為劃定禁區底線。
“現在不用找關系也能干好工作。”作為郴州首批營商環境觀測員,華潤三九(郴州)制藥有限公司的馮莉對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出臺以來的變化感受深刻,“政府與企業聯系更緊密了,面對面交流多了,雙方關系更融洽,企業發展更有底氣。”
在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的同時,郴州紀檢監察機關加大力度治理“庸懶散”等問題,查處了一批官商勾結案件。越來越多的企業自設底線,不行賄、誠信經營等健康的企業價值觀逐漸成為共識。
近日,郴州糧油機械公司與合作單位簽訂廉潔協議,協議中明確多條廉潔規定,對違約作出嚴厲懲罰。“要以清廉建設推動企業行穩致遠。”郴州糧油機械公司財務總監史四飛表示。
新型政商關系正為郴州優化營商環境夯實根基,吸引一大批企業來郴投資興業。郴州市與三一集團交流意向之后,僅用了10天時間,即落地200億元的項目。速度背后,是郴州“親”而有度、“清”而有為政商關系釋放的強勁效能。
(劉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