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貴州省人民政府、國際山地旅游聯盟共同主辦的2022亞洲山地旅游推廣大會在國家山地旅游聯盟總部舉行。活動旨在為亞洲國家共同打造山地旅游品牌,促進山地旅游交流與合作,倡導各國在保護山地資源、傳承山地文明過程中,努力造福山地民眾。
山地旅游是旅游業重要支柱,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統計,山地旅游占全球旅游市場約20%,年產值1000至1400億美元,并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山地旅游潛力巨大。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山地保留了很多原生態的民俗文化、歷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游客進入山區開展旅游活動時,自然會和當地居民及當地文化空間進行交流,融合互鑒,所以發展山地旅游也承載著國際旅游交流,促進文化多樣性,領略文化之美,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
國際山地旅游聯盟秘書長何亞非與會并表示,亞洲是人類最早定居地之一,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亞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居住著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47個國家、1000多個民族星羅棋布。亞洲山地旅游資源極其豐富,擁有許多獨具特色、成熟的旅游產品,發展前景無限。他建議,要勇于打破區域、國別限制,推動“旅游無國界”理念真正落地,促進旅游特別是亞洲山地旅游的迅速恢復。以旅游帶動民間外交、公共外交,以旅游推動文化互鑒、文明交流,增進亞洲各國人民的友誼,促進安全感和信任感,從而為減少地緣政治偏見、消除疑慮、防止沖突發揮潤滑劑的作用。
貴州省畢節市百里杜鵑風景區境內綿延125.8平方公里的高山原生態杜鵑林
貴州地處亞洲東部、中國西南,是典型的山地省份,境內山脈縱橫、綿延起伏,處處顯露著山地氣質、迸發著山地活力、演繹著山地傳奇。發展山地旅游,不僅利于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還能促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貴州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盧雍政向大會嘉賓推介貴州特色喀斯特山地旅游,貴州因山而名,全省土地面積92.5%為山地和丘陵,是多山、多河、多瀑、多洞、多湖的“綠色喀斯特王國”;同時,貴州向山而生,民族文化多姿多彩,18個世居民族與山相安生、與水共流長,各個歷史階段鮮活的文化遺存把貴州點綴成“文化千島”。全年330天以上可進行戶外運動,馬拉松、自行車、汽車拉力、漂流、攀巖等體育活動豐富多彩,是“戶外運動天堂”。
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禾豐鄉云山茶海生態旅游度假中心 袁福洪 攝
近年來,依托全域山地資源優勢,貴州加快建設多彩貴州旅游強省,努力打造國際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國內一流度假康養目的地。據了解,除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外,“十三五”時期前四年貴州全省接待入黔游客人次、旅游總收入均保持30%以上的增長,2021年貴州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5.2%,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
盧雍政表示,貴州將主動適應疫后旅游變革調整期,以文化旅游融合為根本,以文化科技融合為方向,提升貴州山地旅游業態,堅持道法自然實現山地旅游可持續發展,同時通過國際山地旅游聯盟深化對山區旅游發展的溝通交流,共享貴州、亞洲乃至世界山地旅游高質量發展紅利,合作開展高水平旅游投資,打造一流旅游景區、鄉村民宿、度假酒店和新興業態。(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