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五國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金磚合作機制與內容正日益充實,不斷取得豐碩成果。時隔五年,中國再次擔任金磚國家主席國,主辦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主題為“構建高質量伙伴關系,共創全球發展新時代”。人們期盼在百年大變局下,通過此次會晤,金磚國家進一步為維護世界經濟穩定、推動共同發展提供“金磚動力”,為加強全球治理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貢獻“金磚力量”。
金磚五國是全球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經濟合作一直是金磚合作的基礎。金磚國家概念是由經濟投資而起,以經濟治理為要。從GDP數據看,2001年金磚概念問世之時,金磚國家GDP總和為2.7萬億美元,僅占全球8%,而2021年分別增長到24.5萬億美元和23%。從經貿合作看,金磚國家市場機遇和發展潛力巨大,貨物貿易規模占全球18%,吸引外資額占全球25%。其中,中印兩國增速最高,2021年均為8.1%,高于5.5%的全球平均增速,為世界經濟復蘇貢獻了重要力量,實現了同步領跑。
16年來,金磚國家設立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形成了創新性的制度機制和業務模式,建立了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全力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金磚國家2021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3.4%,中國2021年與金磚國家雙邊貿易總額同比增長39.2%,為促進全球經濟復蘇、解決全球發展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在金磚五國共同努力努力下,金磚機制下的務實合作已涉及經貿、財金、科技、農業、文化、教育、衛生、智庫等各領域,不斷涌現出新的合作成果。如今“金磚”已從一個投資概念發展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合作的重要平臺,成長為國際舞臺上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持續為全球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貢獻方案。
金磚機制開創人類歷史“兩個第一”
當前,受美國加息、地緣沖突、疫情反復等因素疊加影響,世界經濟進入高度不確定時期。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全球經濟未來將面臨高通脹、低增長困境。金磚國家的總體經濟增速出現持續放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臨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國際社會對金磚國家的增長模式和發展潛力出現質疑,并在“金磚國家褪色論”的基礎上又炮制出“金磚國家崩潰論”。實際上,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根據IMF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2022年春季)報告顯示,2022年和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為4.4%、5.1%,印度為8.2%、6.9%,均大幅高于發達國家3.3%、2.4%的預期經濟增長率。巴西為0.8%、1.4%,南非為1.9%、1.4%。除俄羅斯受地緣沖突及制裁影響經濟出現衰退以外,其余四國預期均為正增長。
16年來,金磚合作機制已經從單一的經濟合作轉向全方位全領域參與全球治理,形成了經濟合作、政治安全和人文交流“三輪驅動”合作模式,成為新興市場國家爭取話語權的合作平臺。自此,金磚合作機制開創了人類歷史上 “兩個第一”:一是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由非西方國家、非發達國家領銜和參與的大國多邊機制;二是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國集體性崛起旨在尋求和平、合作的大國目標。人類歷史上,曾先后有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等大國崛起,每一個大國崛起尋求的都是爭霸和戰爭,只有金磚合作的崛起是在綱領中明確是尋求和平與合作,這是對國際關系進程和人類發展最大的貢獻。
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貢獻“金磚力量”
安全,是全人類的共同需求,是實現發展的基本前提。金磚國家機制誕生于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的歷史大潮之中,代表了世界格局和國際秩序演變調整的前進方向。新冠疫情再次證明,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安全的孤島,普遍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16年后,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世界經濟復蘇脆弱乏力,發展鴻溝加劇,貧困問題、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等全球性挑戰增多,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不安全因素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金磚合作正發揮著世界政治穩定器和經濟發展助推器的作用。近年來,金磚五國不斷促進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的研發、生產與公平分配,努力彌合“免疫鴻溝”,筑牢抗擊疫情的“金磚防線”,展現推動合作抗疫的“金磚擔當”。展望未來,金磚合作正走上高質量發展路徑,為應對全球性挑戰、破解全球性問題貢獻金磚智慧和金磚方案。
當前,全球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國際形勢的波動引發不安全因素與制約發展的因素日益增多。目前,金磚國家的價值觀將以安全與發展為主旋律,不僅要維護地區和平安全,更要直面生態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經濟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一系列全球挑戰,構建全人類安全共同體。作為2022年金磚主席國,中方將同各成員國一道,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為契機,圍繞“構建高質量伙伴關系,共創全球發展新時代”主題,弘揚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加強各領域務實合作,攜手踏上金磚合作新征程,開啟金磚合作新時代,為實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系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中國共生(智庫)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 陳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