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貧困》烏茲別克文版翻譯、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吉莉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分享了她對習近平主席關于消除貧困、推動發展的重要思想的感悟。她介紹說,烏茲別克斯坦領導人對中國脫貧攻堅經驗高度肯定,并認為中國走過的脫貧道路對本國當下經濟發展歷程有重要指導意義。 【詳細】
近日,冰島漢學家拉格納爾·鮑德松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表示,中國的政治文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國最高領導人和地方官員們春節前都會去看望老百姓,這不僅僅是一種慣例,更是體現了中國以人為本、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理念。 【詳細】
中國政府加大力度支持民企,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科技創新,提升消費信心。中國的發展模式,給其他國家帶來哪些啟示?看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奧托爾巴耶夫怎么說! 【詳細】
二十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理念,從浙江安吉走向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不僅改變了中國的生態面貌,也為子孫后代留下了寶貴的綠色財富,更為人民的幸福生活繪就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尼日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納伊朱在會議期間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稱該倡議彰顯了中國致力于全球交流的開放胸懷
尼日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納伊朱在會議期間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稱該倡議彰顯了中國致力于全球交流的開放胸懷
納米比亞前總統南戈洛·姆本巴近日在上海接受中國日報采訪,高度贊揚了中國在推動文明對話、增進國家間相互理解方面發揮的重要引領作用。
在近十年中,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里斯見證了中國在環境保護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
跟隨我們的鏡頭去認識一位對上海垃圾分類進行十多年跟蹤研究的復旦大學外籍教授瑪麗?哈德
今年是中國和印尼建交75周年。印尼駐華大使周浩黎近日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以非凡領導力,擘畫了中國新征程的長遠發展藍圖。他談到,中國和印尼建立的良好合作關系將最終造福兩國人民。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中國日報網就此采訪了正在清華大學就讀的澳門青年黃嘉瑋。他表示,自己出生于2004年,這一代年輕人從小就對國家有著強烈的認同感。這得益于澳門多元文化的環境,以及澳門與內地青少年豐富的社會實踐交流活動。
2024年G20峰會將于11月18日至19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中國日報網就此采訪了外交學院巴西籍教授馬庫斯?德?弗雷塔斯(Marcus De Freitas)。
2024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于10月22日至24日在俄羅斯喀山舉行。中國日報網就此采訪了外文出版社俄文部翻譯、改稿專家季莫非·巴赫瓦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