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個你我家有個我,千家萬戶組成了一個大中國……”5月28日上午,2022年常州市“我們的節日(網絡中國節)·端午”暨天寧區“強國復興有我”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在“家國”快閃中拉開了序幕。
據了解,此次活動的主題是“綠粽+綠碼 守護端午綠”,由常州市委宣傳部、常州市文明辦、常州市委網信辦主辦。圍繞“端午”蘊含的愛國主義文化內涵和祛病防疫習俗,讓市民群眾特別是廣大未成年人群體更廣泛地參與其中,一起解鎖“端午”的更多打開方式,體驗精彩紛呈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感受傳統節日蘊含的文化內涵、家國情懷。
據悉,作為厚植家國情懷,弘揚傳統文化的品牌活動和重要載體,近年來,“我們的節日”和“網絡中國節”主題活動在常州全市范圍內持續深化,圍繞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線上線下結合,深入挖掘傳統節日蘊含的文化內涵、道德規范和人文精神,結合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老城廂復興、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等重大戰略工程,整合資源、統籌力量,創新載體、豐富形式,不斷增強傳統節日活動的儀式感、時代感、生活感,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真正讓傳統節日成為“人民的節日”“老百姓的節日”。
當天,常州民俗專家季全保分享常州的端午文化。“端午節這一天,不僅家家戶戶要包粽子、插艾條和菖蒲,孩子們還要穿上五毒衣、洗‘百草浴’、掛香囊等。老常州稱包粽子為裹粽子,而裹的粽子也稱小腳粽,又稱美人粽,是常州人津津樂道的佐餐美食,也是常州人代代相傳的親情。”現場聽講的市民們興趣盎然。
活動現場的端午非遺文化集市人氣滿滿,吸引了市民紛紛加入其中,包糯子,制香囊,體驗傳統美食和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常州,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無暇陪伴家人,或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或堅守核酸檢測點,或在社區為居民提供服務……他們以堅韌之心、堅持之姿、堅守之勇守護著這座城市,也為端午祛病防疫、祈福健康的傳統習俗作出了全新的詮釋。
據悉,天寧區1295個基層黨組織,11557名黨員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成為抗擊疫情的強大“寧聚力”。志愿者代表們宣讀倡議書,揭開了天寧區“強國復興有我”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序幕。天寧區將開展一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展示新時代人物風采,凝聚奮進力量,用心用情用力奏響筑夢強音。
作為重要的端午民俗,龍舟賽不僅是體育活動,更象征著精誠團結、奮勇爭先的龍舟精神。當天的活動還特別設置了兩個分會場,盡情展現了“龍舟競渡”的熱烈場面。
通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節日文化“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這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核心工作之一。天寧區整合現有基層公共服務資源,在全區推行新時代文明實踐“一站一品”提升工程。作為常州全市首個進入城市綜合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青龍街道天寧吾悅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正式亮相,今后將重點圍繞“全民閱讀推廣、青少年思政教育”兩大特色主題,開展“漢字里的中國文化”等10項40余場主題活動。
此外,常州市委宣傳部、常州市文明辦、常州市委網信辦制作了內容豐富的“中華端午情,悠悠一線牽”H5創意手繪產品,歡迎市民們積極上傳節日照片,記錄繽紛端午,抒發愛國之情。(貢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