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4月19日電 為期兩周的法國大選形勢殘酷,決定著法國的未來。代表中間派的現任總統埃馬克龍將與極右翼候選人的馬琳·勒龐爭奪總統一職。馬克龍將自己定位為親歐洲的“進步派”,反對勒龐的反穆斯林、民族主義計劃,及其在俄羅斯問題上的“自滿”態度。
據英國《衛報》報道,據益普索為法國電視臺提供的初步預測,馬克龍在第一輪投票中以27.6%的得票率居首,勒龐以23.4%名列第二。
馬克龍獲得的選票數高于五年前的第一輪結果,明顯是在競選活動結束前幾個小時得到更多的支持率。當時,他曾嚴厲警告法國選民要遏制極右勢力,在烏克蘭戰爭期間保護法國在國際外交舞臺上的地位。
不過,勒龐得到的票數也比五年前高。在大力宣傳民生問題和通貨膨脹問題——選民最關心的問題——后,她獲得的支持率穩步上升。
除了極右翼電視評論員埃里克·澤穆爾,所有主要候選人都立刻呼吁法國人民在第二輪投票中投掉勒龐。
馬克龍對媒體記者表示,現在各種極右派有法國很大的勢力,并指出不要認為法國大選進展順利,因此要走出來,謙卑地說服人們,尊重那些在第一輪中沒有投票支持他的人。他告訴支持者,不要誤判,乾坤未定,接下來兩周要舉行的辯論對于法國和歐洲來說很關鍵。
勒龐在勝選演講中,想利用“黃馬甲”反政府抗議活動發生后的反馬克龍情緒,稱他造成法國分化和兩極化。她表示,最后一輪選舉將是在兩種對立的社會愿景的基本選擇,是選擇馬克龍的“分裂和混亂”,還是她承諾的保護“社會和文明”的“正義”。她呼吁“所有沒有投票給馬克龍的人”加入她。
左翼候選人梅郎雄以高于預計的22%得票率位居第三。他曾在拉票活動中宣傳民生問題和總統制度改革,鞏固他在左翼陣營的領先地位。
從17日晚上第二輪大選競選開始后,馬克龍和勒龐拉攏其他候選人的支持者,支持梅郎雄的選民的選擇現在是關鍵。梅郎雄立即在巴黎發表了演講,在巨大的呼聲中大喊三次:“一票都不要投給勒龐!”
五年前,為了阻止勒龐,他的大多數左翼支持者選擇在第二輪投票中投給馬克龍。但這次的民調顯示,他們中的一些人可能會傾向于投給勒龐,以抗議馬克龍。
被認為煽動種族仇恨,并以一名局外人的身份,以煽動性、反移民的綱領參選的澤穆爾以7.1%的得票率位居第四,低于他的預期。他旋即呼吁選民支持勒龐。
當晚最令人震驚的是,法國前總統薩科齊領導的共和黨(傳統右翼黨)候選人瓦萊麗·佩克雷斯票數很低。預測她的選票數不到5%——這一糟糕的結果很可能導致共和黨內訌,讓強硬派占優勢。這可能使法國的在主流黨派中沒有傳統右翼黨,進而在歐洲國家中獨樹一幟。
佩克雷絲在對支持者的演講中表示,勒龐與普京一直以來關系親密,使她在這幾次悲慟時刻無法捍衛法國的利益。勒龐當選的話,著法國在歐洲和國際舞臺上就會變得一處事處。因此,盡管她強烈反對馬克龍,為了阻止勒龐,還是會投給他。
4月24日的第二輪選舉將重演2017年馬克龍和勒龐在大選中的激烈交鋒。當時馬克龍以66%的選票輕松擊敗勒龐,是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英國投票脫歐之后,是對民粹主義政治的一次勝利。
馬克龍在大選活動中承認,他沒能平息選民對移民問題的擔憂,也沒能抑制選民投票給極端分子的“恐懼”。此前一周的民調顯示,勒龐可能以高達49%的支持率進入最后一輪。這是第一次意味著數學上勒龐有機會獲勝——統計數據在誤差范圍內。
這也是第一次,勒龐能夠在第二輪選舉中受益于大量可調動的儲備選票。澤穆爾80%左右的選民有望轉投勒龐。
法國這次大選的投票率低于五年前,高于2002年的歷史最低點——預計約有26%棄權率。
法國國內彌漫著悲觀情緒和對政治的失望之情,而馬克龍現在正尋求成為20年來首位連任的法國總統。他參加競選的時間較晚,多次表示自己沒有能力全力競選,因為他忙于與烏克蘭戰爭有關的外交事務,給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打電話。
馬克龍的競選綱領里有逐步將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的政策,但不受歡迎,備受爭議。另外,還包括集中福利制度,讓領取某種形式福利的失業者每周從事15到20小時的勞動。
他為自己的執政記錄辯護稱,法國目前的失業率處于15年來最低點,并承諾他能夠實現充分就業。他辯解稱,在減輕通脹對家庭的影響方面,他是做得最多的歐洲領導人,但在競選活動中,迎接他的是人們憤怒的呼喊,抱怨自己入不敷出。
勒龐的激進、極右的反移民綱領涉及禁止在所有公共場,包括在街上佩戴穆斯林頭巾。但是,通過關注家庭收支平衡的困難,她成功地化解了對她的政黨的歷史恐懼。本月,她成為法國第二受歡迎的政治人物,僅次于前總理愛德華·菲利普。
勒龐的競選材料是在烏克蘭戰爭之前印制的,其中仍有一張她在2017年與普京見面時微笑的照片。不過,她迅速譴責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成功地將選民的注意力從之前的親俄立場上轉移開來。
(編譯:阿依森 編輯: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