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部冰雪題材劇集揭開神秘面紗。作為國家廣電總局重點指導項目,《冰雪之名》2月5日(大年初五)登陸江蘇衛視后,受到觀眾的熱議。劇集圍繞三代冰雪人的追夢歷程展開,以青春的視角穿越歷史的縱深,在富有年代感的故事中展現中國冰雪人代代傳承的進取精神。
《冰雪之名》的一大看點在于創造性地將故事分成上下篇結構。上篇“冰雪情緣”的內容起點從1980年的雪鄉開始,回溯了初代冰雪人在冬奧路上的拓荒之旅。以嚴振華、李冰河、唐劍等為代表的中國老一輩冰雪人默默奉獻,為站上更大的賽場不斷拼搏,一路收獲過成功的喜悅,也體味過失敗的辛酸,卻從未言悔。
下篇的主題為“冬奧夢想”,展現的是新時代冰雪人對冰雪情懷的繼承。作為從小成長在優渥生活條件下的新生一代,嚴陽通過冰雪運動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完成了父輩未竟的終極夢想,最終成功進入國家隊出征北京冬奧會。以嚴陽的叔叔嚴森林為代表的冰雪人除了在戰場上奮斗,還積極從體育場館建造、競技技術開發和研制、運動器械及服飾等周邊產業的制造上助力冰雪事業的發展。
劇集將三代冰雪人的追夢之旅逐漸鋪開,中國崛起的過程也被融入劇情,力圖全景式呈現個人命運和家國情懷交織的40余年冬奧歷程。四十載滄海桑田,上下篇的兩條敘事線相互交織映襯,三代冰雪人雖各有拼搏路徑,但不管是父子相繼,還是師徒相承,積極向上、為國爭光的精神始終一脈相承。正如導演白濤所說:“三代人與冰雪運動結緣,不僅完成從雪鄉到城市,由業余到專業,從專業到職業,再從國家隊到冬奧會的初期理想向終極夢想的升級,更是個人榮辱向集體利益再到國家榮譽的遞進式蛻變。”
不管何種題材,在貫穿主題的支撐之外,都需要層次豐富的人物塑造和情感表達作為“血肉”。《冰雪之名》以群像的方式展現冰雪人的全景,希望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描摹出一幅波瀾壯闊的冬奧畫卷。
《冰雪之名》著力展現的不是個人成長,而是群體奮斗,所謂的“冰雪人”也絕不只是賽場上的運動員。在總編劇梁振華看來,每一個個體都與這個時代相關,無數中國人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投身冬奧事業,用一片丹心焐熱冰雪,“主人公們的每一次全力沖刺背后,都承載著整個中國基礎設施的飛速建造、科技產能的大量投入、冰雪產業的全力支持,承載著教練員、建設者、媒體人、志愿者等普通人的奧運夢想,他們因滾燙的冰雪之心和愛國之心聚集,他們的身影也濃縮著當代中國精神。”
體育競技題材要將競技精神與現實節點相連,才能引發大眾情感共鳴。《冰雪之名》以現實主義的筆觸為基調,注重以考究的細節還原生活,力求展現時代浪潮下幾代冰雪人的命運變遷和奮斗精神。
冰雪題材,顧名思義要對冰雪運動的訓練與比賽有全面系統的了解和恰如其分的摹寫。作為劇集的重點內容,冰上運動部分通過預告片呈現出不錯的效果。滑冰訓練、體能訓練、姿勢訓練等貫穿全篇,演員們親自上陣一招一式盡顯專業,將給觀眾帶來極強的代入感,大量冰上競技畫面也給劇集增添了更多真實性。
該劇的開播可謂正當其時,開篇在冬奧大幕拉開時能夠營造氛圍,后續劇情的展開則正趕上冬奧賽事火熱進行的關鍵時刻。在《冰雪之名》之外,相信冬奧賽場上的中國健兒將續寫更多中國冰雪人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