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月14日電 據英國《經濟學人》報道,在花了近20年時間大肆宣揚一場不存在的“圣誕之戰”之后,福克斯新聞在圣誕節前的第一周就收到了能想到的最好禮物。一天深夜,一個叫克雷格·塔馬納哈的流浪漢在曼哈頓跌跌撞撞地走著,撞見了矗立在福克斯廣場高50英尺的“全美圣誕樹”。塔馬納哈爬上了樹,據稱是點燃了打火機,嗖的一聲就燒著了這座樹狀的裝置。
這個縱火嫌犯腦子似是不很清楚。塔馬納哈此前在吉萊恩·麥克斯韋受審的法院外曾被記者見到過。然而,對福克斯來說,塔馬哈的破壞行為代表了福克斯旗下主持人一直以來試圖證明存在的戰爭。“焚燒圣誕樹是對基督教的攻擊!”塔克·卡爾森哀嘆道。兩天以來,這場災難和福克斯重建圣誕樹雕塑的丘吉爾式決心占據了其報道主要。“我們不會讓這種蓄意的、厚顏無恥的懦弱行為阻止我們。”福克斯的首席執行官蘇珊娜·斯科特怒斥道。
福克斯想象中的“圣誕大戰”是荒唐的、保守的卻有利可圖的。盡管基督教習俗正在崩潰(自2005年比爾·奧萊利發明圣誕戰爭以來,經常去教堂的美國人比例下降了近一半),但圣誕節依然受眾廣泛。十分之九的美國人慶祝圣誕,越來越多的非基督徒也是如此。然而,對于收看福克斯電視臺的情緒焦慮的白人觀眾來說,問題恰恰就出在多樣性上。這場戰爭不過是臆想出來的,旨在強化人們對于國家不斷變化的恐懼。
作為儀式化的文化展現,節日及相關的爭議往往深刻揭示了很多參與者的內心,包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們害怕的東西。圣誕節在美國的影響程度驚人,在某些方面,它的右翼捍衛者可能會令人驚訝。
圣誕節實際上在美國早期歷史里就曾受到過攻擊。普利茅斯殖民地的清教徒認為圣誕節是多余、不合禮法,甚至是異教徒的——事實也確實如此。公元四世紀,圣誕節是基督歷后續補充,作為冬至和羅馬農神節一樣的時間觀念。它保留了這些異教徒狂歡的屬性,包括狼吞虎咽、放蕩不羈和角色顛倒。1659年至1681年間,在馬薩諸塞州慶祝圣誕節是非法的,在當時的英國也是如此。不過,盡管英國的復辟運動很快清洗了把英國本土的清教主義,但當清教主義在美國的影響卻要持久得多。圣誕節在18世紀初以傳統形式回歸。歷史學家發現,大約也是在那個時候新英格蘭地區未婚先孕的案例激增,9月和10月(也就是圣誕狂歡后的9個月)出生人數很“突出”。與此同時,教會和各州政府繼續譴責和抵制圣誕狂歡。圣誕節一直都是個普通的工作日,直到1836年阿拉巴馬州將其定為公共假日。即使是現在,繼承清教徒傳統的新英格蘭地區的一神教教堂、浸信會教堂和衛理公會教堂,也經常在12月25日這天不開門。
紐約19世紀初涌現出的富有資產階級對圣誕節的恐懼則更具私人性質。醉酒的狂歡者并不受資產階級喜歡,因為這些人在每一個胡亂的圣誕季里,都搶占對食物和壁爐的使用權,顛覆既有的觀點。于是,資產階級開始將圣誕節本土化,并由此促成了美國對圣誕節的最大貢獻:圣誕老人。中歐的神化般的禮物贈送者其實早已存在,但現代的版本則是由一名富裕的奴隸主——就是《圣誕夜》的作者克萊門特·克拉克·穆爾——于1822年創造出來的。歷史上的圣·尼古拉斯是一位崇高的希臘主教,他口中的禮物贈送者是一個快樂的無產者。然而,他沒有像摩爾門前的痛飲者那樣索要禮物,而是去贈送禮物。研究美國圣誕節的歷史學家斯蒂芬·尼森鮑姆認為,這扭轉了紐約有產階級人士對節日暴徒恐懼思維。這是一次歸化圣誕節的嘗試。
在美國最富裕的城市紐約,圣誕節一直以來與過度浪費聯系在一起,現在又與放縱聯系在一起。圣誕節很快就變得商業化。經常有人說,可口可樂20世紀30年代的一系列著名廣告樹立了圣誕老人的形象。然而,在此之前的一個世紀里,紐約也出現了類似的圖片,那些是為玩具和家庭用品做的廣告。對新英格蘭地區的圣誕節推廣者而言,19世紀30年代采用日耳曼圣誕樹開始讓這個節日回歸更純真的民間傳統。后來,維多利亞女王麾下德國和英國人的慶祝活動,則鼓勵了這一嘗試。事實上,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少有改變的經典美式圣誕節,是英美文化的產物。美國貢獻了最著名的詩歌和圣誕老人;英國貢獻了最知名的小說——查爾斯·狄更斯的《圣誕頌歌》——以及圣誕樹。
當然,圣誕樹很快就為銷售和營銷提供了新的機會。1882年,托馬斯·愛迪生的商業伙伴在紐約的一棵樹上串起電燈泡后,樹燈很快就大量生產。營銷人員——作為美國圣誕節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才剛剛開始出現。在圣誕樹上隱藏泡菜裝飾的流行儀式始于19世紀末伍爾沃斯的一個銷售噱頭。霍爾兄弟公司(如今的賀曼公司)在1915年首次制作出了折疊圣誕卡。全國上下的城鎮都被貼上了季節性主題公園的標簽(“伯利恒一年四季都是圣誕節。”那個賓夕法尼亞小鎮的口號說道)。自2005年《書架上的精靈:圣誕傳統》出版以來,超過1300萬個家庭同意“領養”一只玩具精靈(和書一起買只要32.95美金)。
福克斯的嘩眾取寵只是想要再一次從節日中賺錢。它的圣誕節之戰并不比圣誕精靈更真實。相比之下,不管福克斯是否知道,塔馬納哈的破壞行為是一種相當傳統的節日行為。這也是類似朝圣者之父禁止圣誕節出現的行為。
(翻譯:趙金正 編輯: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