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忻州12月30日電 題:壯大村集體經濟 雁北缺水村掘開致富“源頭活水”
作者 楊靜
“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08年的3萬元,到目前近2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從3000元,到近13000元。”30日,山西省忻州市代縣橙草溝村黨支部書記張繼平介紹,該村成立合作社、流轉土地等多舉措發展村集體經濟,富民增收。
橙草溝村位于代縣縣城正北方,七星河穿村而過,緊鄰108國道、208省道和雁門關旅游公路。該村142戶423人,2017年,村里4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摘掉了貧困帽子,實現整村脫貧。
資料圖:2020年,橙草溝引進雁弘紡織廠的扶貧車間,村民們不出村就可以在扶貧車間靠整理襪子打工掙錢。 楊靜 攝
“橙草溝村是典型的缺水村,水質極差,水泛紅,剛從水龍頭流出來的水根本不能喝,需要提前在水缸里澄清。”張繼平介紹,2016年,經過多方努力,村里成功打出一口深井。
橙草溝村終結了缺水的歷史,水澆地面積逐漸擴大,河床附近的800畝旱地都成了水澆地,村民收入進一步提高。張繼平說:“大豆、綠豆、黃米、小米等優質小雜糧在當地享有盛譽。”
脫貧攻堅戰打響后,橙草溝村因地制宜,長短結合,推動產業、生態、扶貧融合發展,將具有當地特色的產業扶貧之路越走越寬。
如今街巷整潔,院落干凈的橙草溝村。楊靜 攝
“服水土了才是好產業。”張繼平介紹,橙草溝村以“產業有市場、生產有效益、農民有收益”為產業發展思路,積極引進各類產業。
2017年,橙草溝引進代縣方盛酒業飲料有限公司,村委會以土地入股方式參與經營,提前獲得分紅19.5萬元,既盤活了閑置用地,又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公司還把制酒后殘余酒糟免費給貧困戶作飼料發展養殖增收。
酒廠工作的村民告訴記者,近幾年村里變化大,生活也很便利,“在酒廠工作方便照顧家,每個月能賺3500元。”
2020年,橙草溝引進雁弘紡織廠的扶貧車間,村民們不出村就可以在扶貧車間靠整理襪子打工掙錢。75歲的趙津生老兩口自車間辦起來就在里面打工,“老年弱勞力年齡大,外出打工沒人要,現在車間開在了村里,一個月兩人能賺到近2000塊錢。”
“村里現有山地豬養殖項目、中藥材芍藥種植項目、光伏電站項目等產業項目,都是村集體經營的產業項目,經過運行,積累了管理、市場、分配等方面的經驗。”張繼平說。
橙草溝村西七星河谷西側是雁門古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留有驛站遺址。橙草溝村成立了代縣七星河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當前,橙草溝村按照“土地整理+生態治理+鄉村旅游+產業聚集”模式,編制了七星河整溝治理項目規劃和實施方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橙草溝整溝治理項目集現代生態治理、農村休閑旅游、職業農民培訓、雁門古道感懷、農業產業聚集等為一體。張繼平介紹,村集體將補助資金入股代縣七星河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盈利收入按照村集體、村民等不同比例分配。
資料圖:橙草溝村山豬肉入駐代縣新全超市。 張繼平提供
集體組織提留公共建設基金、貧困救助基金,其余部分分配給村民,協助村民經營旅游商品,出售農副土特產品,開辦農家樂、經營鄉村旅館和開辦采摘園等。
經濟發展了,鄉村環境也要跟上。自2008年起,為徹底整治村容村貌和環境衛生,張繼平帶頭清理起大街小巷的柴堆、糞堆、垃圾堆。“村民看到后也主動加入清掃隊伍,清理自家門前雜物。村中環境衛生有了明顯好轉。”張繼平說,為把環境衛生工作引向深入,他又開始滿大街撿煙頭,村民們也積極加入,共同維護家鄉面貌。
如今,一條條整潔的街巷,一座座干凈的院落,一面面傳承真善美的文化墻……橙草溝村由昔日的落后村變成先進村、由問題村變成示范村、由貧困村變成富裕村,被評為“山西省鄉村旅游示范村”“忻州市新農村示范村”“忻州市衛生示范村”和“忻州市美麗宜居鄉村”。
“在鄉村振興建設征程中,橙草溝將繼續發揮現有優勢,將當地獨特地域文化與旅游進行深度融合,推動全域旅游事業更好發展,把橙草溝建設成為富裕美麗的現代化新農村。”張繼平說。(完)
(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