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2月1日電 11月30日,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成功落幕。美國《外交學者》網站近日發表題為《中非合作論壇接下來將走向何方?》的文章,稱中非合作論壇是21世紀最引人注目的戰略合作機制之一,在該論壇的推動下,中非關系獲得了飛速發展,中國在非洲的形象不斷提升。
文章稱,自2000年成立以來,三年一度的峰會已成為全球政治中的一件大事。事實證明,中非合作論壇是中國與非洲國家展開區域合作的有效機制。中非關系在論壇的推動下持續發展。非洲大陸仍然處于不安全和政治不穩定的狀態,最重要的是,很容易受到當前全球疫情及其經濟余震的影響,而這一伙伴關系顯著促進了非洲的發展。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非研究所(CARI)的數據顯示,中國是非洲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來源國——中國對非洲大陸的直接投資從2003年的7500萬美元飆升至2020年的42億美元。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1年前9個月,中國對非直接投資達到25.9億美元,同比增長9.9%。中非貿易也出現了類似的增長。據CARI稱,中非貿易往來自2000年以來穩步增長。2019年,中非雙邊貿易額達2087億美元,同比增長2.21%。
文章認為,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一直信守向非洲提供公共衛生產品的承諾。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對非的衛生援助提升了該國在非洲的形象,而西方似乎“拋棄”了非洲。
疫情期間,中非雙方密切合作,共同控制疫情蔓延。因此,中國在非洲的醫療服務處于高速發展之中。2020年5月,中國在世界衛生大會上承諾向國際社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20億美元的新冠疫情援助。此外,中國向非洲派遣了46支醫療隊,并與30家非洲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最重要的是,中國承諾幫助非洲聯盟建設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克里斯?奧爾登認為:“中國在非洲設立的經濟特區,將重點放在非洲本土市場,以及鼓勵農工業加工業的發展,必將在非洲大陸發展的這一潛在決定性階段發揮重要作用。”因此,中非貿易是剛啟動不久的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CFTA)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和“一帶一路”倡議為中非進一步合作提供了巨大機遇。
除衛生合作外,疫情后恢復也是中非合作論壇的一大主題。文章指出,在當前經濟低迷和新冠病毒大流行帶來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雙方將采取切實承諾,提振非洲陷入困境的經濟,促進該地區發展的愿望。盡管區域間貿易在過去二十年中穩步增長,但商品價格疲軟極大地影響了非洲出口的價值。非洲的工業部門存在巨大的生產能力缺口。在新興經濟體中,非洲的生產率增長率最低,這影響了該地區的經商成本和市場競爭力。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經濟體系,中非合作論壇是增強非洲工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機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開展產能合作,加強非洲基礎設施改造和產業發展合作,將為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注入新動力。
文章稱,除了衛生和經濟,非洲的安全問題也仍然存在,并且是個令人畏懼的問題。中國承諾加強與非洲的安全合作,包括推動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以及增強維和與反恐能力。
本屆部長級會議是在國際環境日益復雜、主要大國間緊張關系加劇的背景下召開的。會議的召開反映了中非合作伙伴關系的擴大,包括經濟、文化、安全、外交、技術和衛生合作各方面。
(編輯:胡曉珊 劉世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