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49屆眾議院選舉結果1日揭曉。自民黨獲得261個議席,自民黨與公明黨的執政聯盟共獲得293個議席,自民黨贏得本次選舉并將繼續與公明黨聯合執政。日媒稱,盡管執政聯盟仍維持多數席位,但民眾對現任政府的懷疑也在此次選舉中暴露無遺,多名自民黨資深議員在選舉中落敗。有分析稱,明年舉行的參院選舉,對于岸田政府將是不小的挑戰。
岸田文雄資料圖
據日本共同社1日報道,選舉結果顯示,自民黨和公明黨在眾議院465個席位中獲得293席,大幅超過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岸田文雄選前設定的勝負線233席,自民黨和公明黨將繼續聯合執政。其中,自民黨獲得261席,減少15席;公明黨獲得32席,增加3席。據日本時事通訊社1日報道,自民黨和公明黨決定于本月10日召開特別國會,確認岸田留任首相之位。
報道稱,此次大選之前,日本立憲民主黨、日本共產黨等五個在野黨形成聯合之勢,希望能對自民黨形成阻擊。但最終結果顯示,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在此次大選中席位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13個,僅保住96個席位。
據《讀賣新聞》報道,日本維新會獲得議席數是選舉前約4倍,增至41席,成為眾院第三大政黨,被認為是在野黨“最大贏家”。報道稱,這意味著對修憲持積極態度的勢力議席數超過總數的2/3(310席),足以啟動修憲程序。
“這是一次艱難的選舉,但人民的意愿已經顯現——他們希望在穩定的自民黨—公明黨執政聯盟、在岸田政府的領導下創造這個國家的未來。”1日,岸田文雄在宣布勝選時說道。他還提到,政府將于11月中旬前制定一個經濟刺激方案,并將其納入旨在于今年內通過的額外預算。岸田稱,他將考慮恢復政府的“去旅行”倡議,以促進國內旅游,并誓言要推動修憲辯論。《讀賣新聞》提到,岸田文雄曾多次提及新設“緊急事態條款”,以及在日本憲法第九條寫入“自衛隊條款”等自民黨修憲草案的4個項目,并聲稱“目標為在自己總裁任期內實現”。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此次日本眾議院選舉出現了一個較為明顯的特征——“世代輪替”,即資深政客在選舉中接連失利。其中,自民黨“二號人物”、干事長甘利明的落敗被認為是自民黨在此次大選中的最大失利,他也是自民黨歷史上首個在單一選區選舉中落敗的在任干事長。雖然通過比例代表選舉制“復活”,但甘利明已提出辭去自民黨干事長的職位。共同社最新報道稱,岸田文雄正在考慮讓外相茂木敏充擔任干事長一職,并將在4日的自民黨總務會上正式宣布決定。有日媒認為,甘利明意外落選,或將提升岸田文雄對自民黨的掌控力,削弱以前首相安倍晉三、麻生太郎為中心的元老政治。
除甘利明外,自民黨還有多名曾擔任內閣大臣職務的議員落選。共同社認為,不愿就“政治與金錢”問題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說明責任的安倍、菅義偉兩屆政府引發的政治不信任已根深蒂固,即使“改頭換面”由岸田出任首相也無法消除。
日本《朝日新聞》的社論認為,剛就任首相不久的岸田因缺乏實際政績,“重視分配”“新資本主義”等理念也缺乏具體可操作性,選舉結果體現了選民對此評價不足。岸田需要恢復國民對政治的信任,通過與在野黨的建設性對話,尋找解決內政外交諸多課題的藥方。
共同社評論稱,岸田文雄將此次選舉定位為“選擇未來的選舉”。但是,在選戰中,圍繞著經濟對策的規模和“是先增長還是先分配”等問題,執政黨和在野黨都沒能向國民提供具體藍圖,未能展現出這個國家未來的面貌。日本的發展正處于重要的十字路口,如果沒有著眼于未來10年、20年的大討論,即使讓選民 “選擇未來”,他們也無從選擇。
《日本經濟新聞》社論則提出,當前日本政府的重要課題,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穩定期間,加強對“第六波”疫情的應對準備,同時推出恢復經濟的具體對策。有分析稱,此次眾院選舉過后,日本明年7月將迎來參議院選舉,這對于岸田和自民黨而言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如果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失利,日本將重現“扭曲國會”(執政黨控制眾議院,在野黨控制參議院)的現象,這將導致日本政治迎來新的不穩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