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
這不僅是新中國外交的勝利,是世界公道正義的勝利,也是聯合國歷史的重要里程碑。50年來,中國同聯合國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合作內容不斷深化,聯合國相關機構先后在華設立代表處,在經濟發展、消除貧困、衛生保健、糧食安全、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全面開展合作,取得豐碩成果、開啟了與聯合國緊密合作的新篇章。
重返聯合國是世界公道正義的勝利
聯合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1942年1月1日,英、美、蘇、中等26個正在與軸心國作戰的反法西斯同盟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華盛頓會面,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以表示對《大西洋憲章》的贊成。該文件第一次正式采用了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的“聯合國”名稱。1945年6月26日50國代表簽署了《聯合國憲章》,這是人類和平發展事業的里程碑。中國是第一個遭受軸心國侵略的受害國,得到了第一個簽署的榮譽。中國共產黨也派遣董必武作為代表加入中國代表團出席舊金山會議,赴舊金山參加聯合國制憲會議,并用毛筆在《聯合國憲章》上莊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借以表達中國人民的意志。
對中國而言,重返聯合國體現了對中國國際地位的重要認可,這不僅是中國的勝利,也是第三世界國家的集體勝利。重返聯合國對中國具有重大的政治、外交和戰略意義。政治上,它確認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外交上,它開啟了中國真正的多邊外交;戰略上,它標志著中國開始發揮大國的作用。對聯合國來說,作為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重返聯合國不僅壯大了發展中國家的力量,也增加了聯合國的代表性與合法性,對其更好地履行職責至關重要。對世界來說,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具有積極和進步的意義。聯合國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主要窗口,中國亦通過聯合國走向世界。世界向中國敞開了大門,越來越多的國家,包括西方發達國家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與聯合國合作領域不斷拓展,提升國際影響和地位
50年前,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對中國、聯合國和世界來說,是從對抗走向合作、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孤立走向融入的一個轉折點。50年來,開啟了中國與聯合國合作的嶄新篇章,中國以勇氣和魄力不斷融入國際體系,加入了幾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間國際組織,參加了600多項國際公約及修正案。特別是《中國聯合國合作立場文件》顯示,截至目前,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被寫入了多份聯合國文件,與2030發展議程和聯合國各機構、基金和項目對接,并獲得141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有力促進各方共同發展。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積極維護和完善國際多邊體系,已成為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力量。
自從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以來,中國利用聯合國的舞臺不斷提升自身的國際影響和地位,已經成為第二大聯合國會費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率先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定的減貧目標,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截至2021年10月中旬已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15億劑新冠疫苗,將努力全年對外提供20億劑疫苗。自2006年起,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15年居世界第一,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受益顯著。如在一些涉臺、涉港、涉藏和涉疆等問題上,中國通過聯合國獲得很大的國際支持,以擊敗反華勢力的各種挑釁。
踐行多邊主義,推動全球治理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面顯現,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抬頭,部分國家企圖挑起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對抗,使世界陷入危險境地。2021年聯合國大會期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布《我們的共同議程》報告,向世界發出警示:“在我們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最大共同考驗中,全人類面臨一個嚴峻而緊迫的抉擇:是走向崩潰,還是取得突破。”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曾警告過:若取消常任理事國否決權,聯合國或將立即消亡。
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權威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能否有效發揮作用關系到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作為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中國堅決支持聯合國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的世界中發揮更大作用。2020年9月通過的《紀念聯合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宣言》指出,要通過改革對聯合國進行“升級”,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協調和團結提高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中國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堅定捍衛《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決抵制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任何開歷史“倒車”的行為,包括反對“小圈子的多邊主義”的形形色色偽多邊主義。在理念上,中國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牽引,為新時期聯合國發展和全球治理變革提供了更多理念支撐,在實踐上,中國日益突出履行大國責任,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中國積極開展南南合作,已向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近4000億元人民幣發展援助,實施近3000個成套援助項目,派遣60多萬名援助人員,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提供有力支持。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
共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陳新光
2021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