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區是北京市最大的生態涵養區,隨著生態保育持續深入,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種類和數量不斷提高。近日,《北京市密云區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鳥類)》公布,共收錄鳥類388種,其中國家I級保護鳥類共20種。
鳥類是自然環境中的重要組成,對鳥種數量的動態分析,亦是對人類生存環境變化的調查。密云區位于東亞重要的候鳥遷徙通道上,森林資源和濕地資源豐富,每年春秋兩季,都有大批候鳥過境、停歇補給。而在以往的野保工作中,并未對密云全域的鳥類資源進行過系統調查。
據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多年來因調查人員不足、資金缺乏等原因,密云區野生動物記錄一直沿用20年前的數據。直到2020年,密云區園林綠化局對監測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并結合前期開展的野生動植物本底調查,開始著手編制《北京市密云區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目前已完成鳥類部分編制工作,并通過專家評審。
觀鳥者在密云區拍攝到的黑翅長腳鷸,系北京市2級保護鳥類
觀鳥者在密云區拍攝到的白尾海雕,系國家I級保護鳥類
觀鳥者在密云區拍攝到的大白鷺,系北京市1級保護鳥類
觀鳥者在密云區拍攝到的斑頭秋沙鴨,系國家II級保護鳥類
觀鳥者在密云區拍攝到的灰鶴,系國家II級保護鳥類
最新公布的《北京市密云區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鳥類)》,共收錄鳥類21目、70科、388種,比早期數據32科、141種有了顯著增長。這次公布的名錄中有國家I級保護鳥類共20種,包括白枕鶴、白尾海雕、金雕等;國家II級保護鳥類65種,包括大天鵝、白尾鷂、普通鵟等;北京市1級保護鳥類28種,包括白腰雨燕、星頭啄木鳥、大白鷺等,北京市2級保護鳥類115種,包括斑嘴鴨、蒼鷺等。
《北京市密云區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是對密云區野生動物資源的一次全面梳理,包括鳥類、哺乳類、兩棲爬行類。后續相關部門將根據進度安排,逐一公布另外幾篇名錄。此外,《北京市密云區野生重點植物名錄》也將適時公布。
對話:
“管家須摸清家底” 為保護奠定基礎
對話人:
密云區園林綠化局調查隊隊長 張德懷
北青-北京頭條:您能否談談編制《北京市密云區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鳥類)》的意義?
張德懷:
如果說我們是密云區野保工作的“管家”,搞不清楚“家底”則很難開展工作。這份《名錄》是一份基礎數據,只有摸清“家底”,才能科學準確掌握區域內鳥種數量的變化,為后續工作制定有效辦法。
北青-北京頭條:《名錄》中有很多罕見的國家級、市級保護鳥類,一些常見鳥類是否被收錄?
張德懷:
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如麻雀、喜鵲、烏鴉……它們同樣具有生態價值、科研價值,這次調查都有收錄進《名錄》。
北青-北京頭條:調查鳥類的種群和數量,采取了哪些方法?
張德懷:
首先,我們在2020年做過一次專項調查,名為《密云區野生動植物本底調查》;在此基礎上,我們委托了專業機構進行全面調查;公眾的力量也不可忽視,我們還發展了多名鳥類觀察志愿者,他們將日常觀察到的鳥類信息,上傳至“密云區園林綠化局鳥類監測系統”,我們有專人對這些零散數據進行整理。
北青-北京頭條:觀鳥志愿者隊伍是由哪些人員構成的?
張德懷:
目前志愿者隊伍有30多人,大部分來自密云當地,有農民、退休職工、攝影愛好者……平均年齡在50歲左右。通過我們的引導和培訓,志愿者隊伍為監測工作提供了很多數據,有效彌補了人員不足的問題。
北青-北京頭條:鳥類調查的點位是否覆蓋全區?
張德懷:
我們在全區確定了20個重要的鳥類棲息地,大多數在密云水庫周邊。觀鳥點位大約有50多個,覆蓋了密云區所有鄉鎮。
北青-北京頭條:這份名錄將如何與公眾分享?是否會制成書籍?
張德懷:
很有可能會制成一本書,這樣有利于后期的監測管理、政策制定、宣傳保護。鳥類資源是重要的自然資產,希望能將這一調查數據納入《密云區年鑒》與全社會分享。
攝影/宋會強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崔毅飛
(崔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