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7日電 復旦大學醫學院巴基斯坦籍留學生賈瓦瑞亞?娜瑟談到,受祖父母的啟發,自己很小就立志成為一名醫生,要為負擔不起醫藥費的人們提供免費治療。18歲時,她被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錄取,在這里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更領悟到很多人生道理,比如努力就有回報;合作很有必要;要治愈病人,善心必不可少等。世界各地的醫生積極促進中、西兩個醫學領域的融合,給她帶來了很深的感觸。
“我在復旦大學兒童醫院見過一位兒科醫生,盡管一整晚的手術之后這位醫生已是筋疲力盡,然而,第二天一早查房的時候,他依然非常親切地在與一位小病人交談,盡量轉移孩子注意力,讓孩子遠離不適和痛苦。在醫院工作的醫生們真正體現了善良的重要性,體現了共同努力和合作以治愈病患的重要性,以及成為醫生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重要性。” 娜瑟說。
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能看到中國醫生的無私、勇敢與犧牲。娜瑟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期,中國醫生冒著生命危險,離開家人,前往武漢和其他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城市。他們不知疲倦地工作。那些醫生由于一直暴露在病毒中,他們必須整天戴著口罩,臉上都出現了印痕和瘀傷。經過幾個月的持續努力,終于在政府、醫生、護士以及所有其他衛生管理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和中國人民都遠離了新冠病毒。她說:“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他們一樣勇往無前!明年,我將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希望能夠繼續在中國一邊深造,一邊工作,以報答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中國日報社于10月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辦了主題為“世界未來,青年擔當”的“新時代大講堂”,呼吁各國青年承擔歷史責任,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復旦大學醫學院巴基斯坦籍留學生賈瓦瑞亞?娜瑟作為嘉賓發表了演講。
(編輯:胡曉珊 潘一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