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國家鄉村振興局會同江西省人民政府在于都舉辦“興產業促消費、慶豐收感黨恩”主題活動,22家企業現場與我省縣(市、區)簽約消費幫扶30項,簽約資金9.4億元。
9月24日,騰訊微信聯合省鄉村振興局在“好看鄉村”基礎上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好物鄉村助農直播活動”石城專場,在微信視頻號頭部主播帶動下,井岡紅米、蝴蝶面、石城白蓮成為當天熱銷產品前三名。
以數字化為工具,我省在贛南臍橙、井岡蜜柚、于都蔬菜等特色種養業基礎上,錨定農業現代化方向,堅持精準化理念,構建立體化渠道,注重多元化受益,從“四化”中實現經營主體、村級集體、脫貧群眾三方共贏。
截至目前,全省4.95萬個經營主體直接帶動27.41萬脫貧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增收,1.41萬個村級(聯村)扶持產業基地幫助15.71萬戶脫貧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增收。全省產業扶貧資金投入總計155.26億元,形成經營性資產91.54億元,確權到村的資產86.98億元。去年10月至今年6月,全省脫貧戶和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10406元,其中工資性收入、生產經營性收入占比達82.4%。
錨定農業現代化方向,讓產業“強起來”
9月23日15時許,位于于都縣禾豐鎮的蘭花小鎮產業工人忙得不亦樂乎。這個集設施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現代服務和休閑旅游于一體的蘭花小鎮,每年可產蘭花3800萬盆(株),實現年銷售額2.5億元。蘭花小鎮采取“景區+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等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土地流轉租金、園區務工收入、公益性崗位工資等方式,帶動周邊6個行政村156個村小組、5000余戶農戶增收致富。每個行政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年增收超8萬元。
蘭花小鎮發展模式,是我省推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為推動產業向廣度深度進軍,我省由分管副省長擔任綠色食品產業鏈鏈長,推進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形成產業集群,打造了稻米、生豬、水產、蔬菜、休閑農業五大千億元產業,培植了贛南臍橙、“四綠一紅”(江西茶葉)等百億元產業。
堅持精準化理念,讓政策“活起來”
受上半年雨水多的影響,鉛山縣葛仙山鎮巨龍雙畈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70多畝葡萄產量不高,原本的早熟品種也因此耽誤了上市時間。合作社負責人歐建平說:“今年收入最多只能保本。不過,讓我心里踏實的是,國家對脫貧戶的政策沒有變化。”
為深化脫貧地區的產業幫扶,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我省聚焦鄉村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打通政策堵點痛點。
破解資金難題。全省堅持項目優先向產業布局,2021年財政銜接補助資金安排產業項目36.04億元,比2020年提高近15個百分點。針對農業龍頭企業、脫貧人口等各類主體,用好財政惠農信貸通、小額信貸政策,今年分別新增貸款59.72億元、14.82億元。
補齊設施短板。我省發力農村“新基建”,加快推動農村地區高標準農田、水利設施、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實現由“汗水農業”向“智慧農業”邁進。
防范產業風險。我省建立健全保險機制,完善農業保險政策,探索覆蓋產前、產中、產后全鏈條各環節風險點的保險方案,減少鄉村產業因災造成的損失。今年以來,我省共向農戶支付賠款4.13億元。
構建立體化渠道,讓銷售“旺起來”
9月初,美團優選與高安辣椒、鉛山紅芽芋、會昌貝貝南瓜等展開合作,分別累計銷售150萬公斤、25萬公斤、5萬公斤。美團優選公共事務江西區域總監徐坤珍表示,江西農產品資源豐富,將持續幫扶江西農產品銷售及品牌建設。
“螞蟻集團旗下支付寶芭芭農場將以公益直采的方式,把贛南臍橙等農產品納入公益直采范圍,明年直采江西的‘助農果’不低于1500萬元。”螞蟻集團社會公益及綠色發展事業群鄉村振興負責人厲建良對記者說,“除公益直采外,芭芭農場12月將參與江西‘百縣百品’助農幫銷活動,投入千萬級流量資源,承諾銷售江西特色農產品價值不低于500萬元。”
為持續深化消費幫扶行動,我省除借助互聯網催生的新形態,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外,還依托“社會扶貧網”搭建江西幫扶產品線上交易平臺,打造消費幫扶江西館,讓農產品“觸手可及”。在線下,全省布放了消費幫扶專柜2400余臺、開設消費幫扶專區440余處、建設消費幫扶專館220余個,推進幫扶產品“六進”活動,讓農產品“出村進城”。
在充分激發市場消費活力的同時,我省繼續強化政府支持引導消費幫扶的示范作用,明確各級預算單位對幫扶產品采購份額,持續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采購幫扶產品,鼓勵基層工會使用會費購買幫扶產品。今年以來,全省消費幫扶累計銷售46.9億元。(記者 陳化先)
(陳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