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9月26日電 據英國《經濟學人》報道,摩根大通在2016年的一份內部通知中,放寬了員工著裝標準。24萬名員工可以在工作日不穿西裝,換上商務休閑裝(原本是在“休閑周五”能穿)。不過,T恤衫、拖鞋、背心和瑜伽褲等仍然不合規范,Polo衫、長裙和正裝涼鞋可以出現在辦公室內。
摩根大通在一眾古板的企業巨頭中走在了時尚前列(高領毛衣和帽衫早已成為硅谷巨頭的時尚潮品)。像以往一樣,其他企業也紛紛效仿。男士的筆挺西服,以及女士的“權力套裝”,逐漸被視為男性主導的辦公室文化糟粕,不再符合當今“職場平等”的價值觀。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跑步或騎自行車上下班,身著全套西裝變得很不方便,因為折在背包里的西裝不再筆挺。
如今,領帶不再是商務必備,即使是高盛的穿細條紋的投資銀行家,在與客戶會面時也不再戴領帶。正裝供應商陷入了困境。2020年,創立于1818年的美國男裝品牌布克兄弟(Brooks Brothers)申請破產;今年8月,英國最大零售商瑪莎百貨(Marks & Spencer)宣布,半數以上大型門店將不再出售男式西裝。
新冠疫情使得工作和坐班完全脫鉤,許多公司的員工開始打破陳規。然而,不同于摩根大通,大多數企業并未制定明確的著裝準則來規范。盡管德爾塔變異病生株又一次延長了居家辦公的期限,但總有一天人們要重返辦公室。當這一天來臨,至少在某些時候,可能需要制定新的著裝規則。
已有不少文章介紹封鎖期間人們在視頻會議時穿什么衣服、不穿什么衣服。據一些零售商報告,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上衣的銷量遠遠超過褲子。英國Giles Deacon等時裝設計師推出了“隨時隨地工作”時裝系列,這些衣服剪裁略微寬松,但看起來精神利落。兩家日本企業,Aoki和Whatever Inc,打造了睡衣套裝——西裝和家居服的結合體——非常適合在家里參加視頻會議。Aoki使用與睡衣相同的面料,但采用了類似西裝的剪裁;Whatever Inc的WFH Jammies推出“上身商務,下身休閑”的創意居家會議服。
這并不是說周五商務休閑日讓位于運動休閑工作周。事實上,一些地方出現了對非正式著裝的強烈反應。2017年,英國下議院決定,不再要求男性議員參加辯論時打領帶(以前他們只有夏天才不打領帶)。但今年9月初,議長林賽·霍伊爾爵士宣布,希望所有議員精神起來,不得穿牛仔褲、短褲和無袖上衣。
從總體上看,個人的衣著不僅僅代表個人喜好。人們的衣著選擇構成了一種時代精神。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西班牙流感的蕭條之后,20世紀20年代刮起了欣欣向榮的浮華之風,這并非偶然。如今的服裝品牌希望,等新冠疫情最終消退,職場男女能重新拾起正裝。
巴特比欄目也是如此。像林賽爵士一樣,巴特比建議員工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正式著裝。的確,有些人可以穿得休閑放松,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有品位的、優雅的著裝不一定要穿名牌衣服、戴昂貴的手表,而是一種嚴謹、敬業的象征。一件剛洗過的干凈利落的襯衫足以向世界宣布,你花了心思;而運動服則不然。
如果上班是一種儀式,那么搭配衣服可以是一種樂趣,而不是一件苦差事。一個人的穿衣方式是自我表達的一部分,也將工作和生活分隔開來。脫下正式的辦公服,換上舒適的衣服,標志著每天從工作到非工作的轉變。這條界線在新冠疫情封鎖期間模糊了,需要重新明確。一個穿西裝打領帶的人是在一天結束時才會松開領帶。
(編譯:亓夢顏 編輯: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