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央廣網發 視覺中國供圖)
今年以來,貴州省銅仁市江口團縣委聯合江蘇泰州學院、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大手牽小手?共筑家園夢”暑期支教實踐活動,義務給安置點學生開設紅色文化、科學知識、文明禮儀、安全教育、音樂、體育、手工、課業輔導等系列輔導服務。
此次暑期支教實踐活動,為進一步引導培育孩子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各支教團隊們積極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增強服務意識,把學生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讓搬遷群眾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黨和政府及社會人士的關愛與溫暖,穩固提升安置點新市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據統計,江口縣共有7個安置點開辦暑期支教活動,招收學生513人。
碧江區作為銅仁市易地扶貧搬遷人口主要承載地,共8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承載了來自沿河、松桃、印江等地搬遷人口近6萬人。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碧江區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采取“三個覆蓋”實現社區多元治理,著力提升群眾滿意度。聚焦黨群組織、多元主體、教育引導全覆蓋目標,按照“黨建帶群建、群建壯黨建”思路,成立社區黨支部,同步組建工會、共青團、小區業主委員會等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推行“綜治+社區警務+司法+”的“3+N”大綜治工作體系,增強“新市民”身份認同感,培育“主人翁”意識。
建設搬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推行10分鐘便民服務圈、10小時限時辦結制、10公里就業輻射面“3個10”工作機制。同時,深入推進“新市民、追夢橋”工程,搭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圖書館等文體活動平臺16個,搭建青年之家、職工之家、婦女之家和日間照料中心等關愛服務平臺,及時滿足群眾教育、醫療、社保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