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趙一帆
幾天前,一則“吳金印求助:唐莊急需上萬斤好綠豆豆種”的新聞在朋友圈刷屏了。起因是衛輝市唐莊鎮因暴雨導致2.3萬畝農田絕收,經過研討,當地村民決定通過補種綠豆減少損失。
和唐莊境遇相同的地方尚有不少。據統計,暴雨過后,我省逾1600萬畝農田受災,部分農田面臨減產甚至絕收。如何減少或挽回損失?河南工業大學應用經濟學副教授霍清廉建議廣大農民搶抓農時,補種改種。
“補種改種前先要對受災地塊進行科學評估。”霍清廉建議,如果農作物淹水時間在3天以內且田間積水及時排完,可以不進行改種。但受淹超過3天,對產量影響較大的田地,應及時補種改種。被泥沙沖埋的田地要盡快清除垃圾沙石,深翻深耕后,再因地制宜進行補種。
安陽縣瓦店鄉東路村是此次受災嚴重的村莊之一。一周前,村里的1000多畝玉米地還是一片狼藉。8月10日,記者再次來到這里,眼前已換了模樣:耕地機在田間忙碌作業,一旁的播種機蓄勢待發……“水退了,地里也慢慢干燥了,這是補種的最佳時機。”該村黨支部書記李科告訴記者,村里補種的作物主要是綠豆,還有少部分的青貯玉米。
對于這個補種策略,霍清廉表示肯定:“綠豆被農業界稱作‘救災保收的輕騎兵’,生長期只有60天左右,補種改種就是要選擇生長期較短的農作物。”霍清廉介紹,綠豆在氣溫低于16攝氏度時停止生長,結合我省目前的氣候情況,災后搶種綠豆還有80天左右的生長期,很有希望得到收成。
“補種綠豆的經濟效益也比較理想。”霍清廉說,根據我省的農業生產技術和土地條件,在平原地區種植優良豆種,只要不是疏于管理,產量都能達到200公斤。而且綠豆穰、綠豆角皮是反芻家畜理想的飼草。如果綜合利用,收入相當可觀。一般農田、山岡薄地、果園空地、田間地頭的小面積絕收土地,都可以補種改種綠豆。
受災之后科學種植尤為重要。“因為天氣漸涼,植株要比適時播種的作物低矮,建議改種與補種要適當密植,出芽后要勤中耕,盡可能深鋤,讓土壤充分接受陽光,增加地溫。”霍清廉還建議農民加強病蟲害防治、及時鋤草。
目前,全省受災農田補種改種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對于絕收農田,政府還將給予每畝50元的整地補助。“無論種啥,都要突出一個‘搶’字,盡快種植,為作物收獲和冬小麥種植留足時間。”霍清廉說。
(張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