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王斌 徐東坡
連日來,全國各地救援組織紛紛馳援新鄉,與此同時,新鄉人民也在積極自救。在輝縣市,就有一支抗洪“兄弟連”,他們都是95后,清一色的農村男孩,面對肆虐的洪水,短短幾天時間里,轉戰新鄉市牧野區、輝縣、衛輝等多個受災嚴重區域,運送物資、參與救援,成為穿梭在滾滾洪流中的一股青春力量。
“兄弟連”成員多來自輝縣市周邊農村,人數不固定,最多的時候有20多人,而救援設備則是他們自有的1輛吊車和4輛涉水能力強的越野車。
7月27日,記者見到了這支“兄弟連”救援隊發起人曹發青。曹發青是獲嘉縣一所學校的體育老師。7月22日,輝縣的雨下了整整一天,看著窗外大雨如瓢潑,他便在好朋友微信群里發了一條信息:我們都是年輕人,又熟悉村里的情況,現在水災嚴重,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說干就干,當天晚上,曹發青和小伙伴岳田棟、李華旗等人,帶著方便面、礦泉水等防汛物資,送往輝縣市共濟醫院。
為繼續參與救援,曹發青專門向學校請了5天假,其他隊員也暫時放下了各自手頭的活。7月23日,他們聽說共產主義大橋水災嚴重,一行人便聯系了一艘皮劃艇,開著吊車拉著皮劃艇往共產主義大橋方向趕。抵達后,他們卸下物資,轉身便投入運送被困群眾的行列。一直忙到晚上11點,整整一天隊員們沒吃一口飯,“來的時候有自帶的干糧,但大家都顧不上吃,心里都只有一個想法,就是盡量多救人。”
岳田棟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救援完畢,開著吊車往回趕時,積水已經沒過了車燈,天黑水深,“當時我都不敢松油門,就這樣在黑暗中緩慢前行,現在想想有點后怕?!?/p>
曹發青家開了個賓館,這幾天無償為救援人員提供食宿。白天忙完救援工作,晚上他還要做好接待工作,白天黑夜連軸轉。還有隊員何世雄、力華、趙云彬、朱迪嘉……這幾天新鄉天氣炎熱,他們身上的短褲往往是干了濕、濕了又干,但大家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
粗略統計,“兄弟連”已累計救援群眾200余人。隊員們都說:“家鄉遭遇水災,我們責無旁貸!”
(陳夢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