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趙同增 本報通訊員 賈紅
“俺洪門社區抗洪真‘有門’!”7月27日,記者來到新鄉市紅旗區洪門鎮洪門社區,看到這里供水供電正常,垃圾清運、環境消殺工作有序推進,53歲的社區居民王廣華,對社區抗洪自救工作贊不絕口。
據了解,洪門社區地勢比較低,經常成為洪澇災害的重災區。2016年新鄉遭遇“7·9”特大暴雨,洪門社區50棟居民樓全部被淹,用了3個多月,才徹底恢復居民用電的正常供應。
“這次暴雨成災,社區有25棟樓的地下室進水,大雨過后我們用了3天時間,就讓社區基本恢復正常秩序。”洪門社區黨委書記王全彬告訴記者,社區提前一個月制定了防汛應急預案,準備了4艘救生艇、8輛鏟車、107臺水泵、1.5萬條沙袋、250立方米沙土,在汛期來臨前嚴陣以待。
7月17日開始,新鄉出現大到暴雨,王全彬按照預案,帶領90多名年輕力壯的黨員干部組成“先鋒搶險隊”,佩戴紅袖標沖鋒在前,用沙袋筑壩攔水,用鏟車轉送急需的搶險物資,用水泵全力往外排水,把洪水死死擋在樓道之外。直到7月22日,湍急的水流沖破一扇扇防爆玻璃窗,涌進地下室,才有25棟樓先后失守。
原來花6萬元購置、讓群眾覺得“真不劃算”的救生艇,也立下了大功。4艘救生艇除了給居民運送生活物資,還及時把兩名待產的孕婦、十幾名生病的老人和孩子,送到附近的醫院就醫,有力守護了群眾生命安全。
未雨綢繆做好準備,社區黨員干部10天10夜堅守崗位,把群眾的損失降到了最低,也為災后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打下了基礎。截至目前,洪門社區除個別電梯需要檢修維護外,其他基本正常。
當天上午,在社區西南角,20多名居民在黨員干部的帶領下,忙著分裝、運輸沙袋,繼續為抗洪防汛全力備戰。王全彬說,防汛工作事關社區2500多戶近8000名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汛期一天不結束,他們就一天不會放松警惕。
(張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