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張芹
連日來,河南遭受極端特大暴雨的襲擊。暴雨之下,河南災情牽動舉國上下之心,社會各界火速馳援。作為擁有五大世界遺產的文物大省,不少人也擔心起了河南各地的文物安全。22日,中新社記者一行從鄭州出發驅車前往安陽,實地探訪殷墟景區了解到,目前景區內遺址、文物基本無恙。
殷墟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年歷史,2006年殷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目前殷墟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殷墟出土青銅器種類繁多,其中尤以王陵遺址出土的司母戊大鼎最負盛名。
7月19日20時到22日11時,安陽全市平均降水量336.6毫米。記者前往殷墟景區途中看到,當地郊區部分村鎮以及城區主干道內澇嚴重。
位于安陽西北郊的殷墟景區,由宮殿宗廟遺址、殷墟王陵遺址兩部分組成,依洹河而建。其中青銅器、玉器、骨器、陶器和甲骨片等文物主要存放于宮殿宗廟遺址的博物館內。進入景區后記者發現,連日的強降雨并未在此留下過多痕跡,景區內道路及建筑一如往常。
“殷墟景區整體地勢較高,盡管昨晚雨勢較大,但文物及遺址整體安全?!币笮婢皡^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張鑫介紹,接到預警后,景區立即實行臨時關閉,并調集防汛物資,為建筑物覆蓋塑料膜,封堵沙袋,以確保文物安全。
在景區一側,張鑫指著一片露天遺址告訴記者,由于雨量過大、長時間浸泡,復原的殷墟夯土基址受損較為嚴重,原本棱角分明的地基在雨水沖刷下出現殘缺?!昂迷诩皶r抽排,目前露天遺址區已無積水,后續文物主管部門將勘測評估后進行修復?!睆場握f。
連日來,張鑫和近百名同事24小時在景區值守?!盀楸苊怆娐饭收希蠹易蛲泶蛑蛛娒坝晁奶幯膊?、排水。”張鑫說,因為靠近洹河,值守過程中大家不僅要巡視至景區每一處角落,還需實時監測洹河水位,防止河水長時間對堤壩沖刷給景區周邊帶來威脅。
據了解,自7月20日以來,強降雨致河南省鄭州、洛陽、鞏義、濟源、新鄉等文物單位密集地區遭受嚴重災害,鄭州商城遺址、龍門石窟、嵩山少林寺等地覆土坍塌,但文物本體暫時安全。
7月21日,國家文物局專題研究支持河南省受災文物搶險工作,決定動用文物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項目資金,支持河南受災文物應急、支護、搶險及勘察勘探等,確保受災文物第一時間得到保護。(完)
(張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