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李林
“2019年年底我們分上了第一批安置房,從裝修到入住已有一年多了,房子亮堂、小區整潔,和以前的住處相比,回遷的生活環境讓人感到日子幸福!”7月14日,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南曹鄉小湖村24號院回遷居民向記者吐露心聲。
在國務院集中督查中,鄭州市“棚戶區改造”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那么鄭州市的棚改進展狀況如何?又有哪些做法與眾不同?
挑起全省近四分之一棚改重擔
根據國務院、省政府關于棚戶區改造工作要求,鄭州市2010年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的意見》,拉開了全面棚改的大幕。
一組數字,窺視鄭州棚改——鄭州市棚戶區改造共涉及792個行政村、1457個自然村,動遷群眾超過171萬人,安置房建設總面積達到1.85億平方米。目前已開工建設1.68億平方米,開工率91%,已建成1.33億平方米,建成率72%,已累計回遷安置群眾超過144萬人,回遷率達85%。
“這里需要著重提到的是:2010年至今,鄭州市先后有522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列入省棚改計劃臺賬,開工建設安置住宅約78萬套,占全省的近四分之一;2021年鄭州市已開工新建1.12萬套安置住宅,基本建成4.83萬套,雙項指標超原定計劃。”鄭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棚改不僅改善群眾居住環境和居住質量,優化了城市空間布局,美化了城市整體形象,完善了城市功能,更有力助推了鄭州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多措并舉為民打造幸福家園
7月的鄭州烈日炎炎,在位于管城回族區金岱路東、鼎力街北的姚莊郎莊棚戶區改造一期項目工地上,建設者們揮汗如雨正在加快“掃尾”。
“這里的11棟高層住宅共有棚改安置住房2814套,2015年8月1日正式開工,目前主體結構已封頂,預計今年下半年建成并交付使用,屆時可安置7011名回遷群眾。”管城回族區住房保障服務中心副主任陳楨介紹,群眾最關心的是棚改房的質量問題,為了讓大家吃上“定心丸”,在建設單位的選擇上相關部門慎之又慎,該工程的建設企業,因工程質量一流,曾作為全省棚戶區建設的標桿接受過中央電視臺的專訪。
據介紹,為了讓棚改“改”出“幸福家園”,鄭州市拿出了“一攬子”措施:
建立專班服務機制,通過綠色通道和聯審聯批,將項目手續辦理的“串聯”方式改為效率更高的“并聯”方式,加快了土地出讓、工程許可、核實驗收和備案登記;推行安置區周邊市政配套設施、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通過明確回遷任務、設置臨時過渡安置點,及時發放過渡費、分配首套安置房等具體舉措讓動遷群眾早日回遷入住,實現安居樂業。
(郭同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