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在送快遞途中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于揚李玉坤實習生郭磊文圖
盡管已經拿到了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但那滿滿一麻袋復習資料,高明沒有舍得扔掉,被他小心翼翼地珍藏在家中的書柜里。因為,這飽含著他5年來的考研之路的辛酸和坎坷。
今年41歲的高明,是周口市區的一名快遞員。2007年大學本科畢業后,結婚生子,過著普普通通的日子,曾在大學里燃起的考研夢也一度擱淺。2016年,在一位大學同學的鼓勵下,他重拾夢想,歷經5年拼搏之后,今年終于被石家莊鐵道大學研究生院錄取。
勵志快遞小哥,懷揣夢想考研
高明的老家在周口市淮陽區農村,2007年大學畢業后開始在周口市區工作生活。2019年起,他從事快遞工作,妻子在家全職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
事實上,在大學讀本科時,他就燃起了考研夢,遭遇失敗后,他結婚生子暫時擱淺了這個夢想。再一次拾起,已是2016年。
“當時我的一位大學同學動員我參加考研的,他是一名公務員,準備考公共管理學碩士,他就建議我考工商管理專業。”高明說,他本來對考研這件事就心存遺憾,聽到同學奉勸的消息,便準備試一試、搏一搏。
當時,高明已經大學畢業9年,而且家里人一致對此持反對意見。“畢竟我都結婚生子了,本人也三四十歲的人了,還去考研干嗎?”高明說,他也曾動搖過,但深思熟慮之后,他最終下定決心考研。
“掙錢養家重要,可夢想同樣重要。”高明說。
那一年,他從網上搜索買來考研書籍開始了復習。憑借刻苦努力,他在2016年就考過了國家B線,但由于自己不同意調劑專業,而最終與研究生失之交臂。2017年,他又一次參加考研,但成績還不如第一次。
“兩次失敗后,我中斷了一年,調整自己的狀態。”高明告訴記者,2019年,他再次參加考研,而正是在這一年,他開始從事快遞工作。
為保證工作學習兩不誤,他對每天的時間作了精致的安排:早晨5時起床,15分鐘時間洗漱,5時15分至7時學習;7時開始給妻兒做早飯。吃完飯后的上午8時至10時,還是學習時間。10時以后,外出跑單。下午2時30分至5時,開始每天的第3次學習,5時以后外出跑單……
就這樣,高明憑借著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堅強的毅力,最終在今年成功考上研究生,而且同時達到了石家莊鐵道大學和上海某高校的錄取線。權衡利弊之后,高明選擇了收費較低的石家莊鐵道大學,“兩年多下來只要3萬多塊錢,而且石家莊鐵道大學已經率先錄取我了。”
品學兼優,他在給子女做榜樣
實際上,高明之所以堅持考研不放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給孩子做個榜樣。因為除了學校教育,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榜樣。
高明覺得,言傳不如身教,每當孩子想貪玩時,他就以身示范告誡孩子:“你看,爸爸這么大了都在學習,你也像爸爸一樣好不好。”就在今年6月底,讀小學一年級的大女兒拿回了語文、數學雙百分的好成績。
他還覺得,教育下一代,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能只講學習忘了品德。幾年來,高明參加過很多義工公益活動,每次只要條件允許,也總會帶上自己的孩子。從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2020年的新冠疫情,高明總是那個最需要的“逆行者”。而在2019年,他還向中華造血干細胞骨髓庫捐獻了造血干細胞。
就在自己考上研究生,成為“MBA快遞員”后,高明所在的“閃送”公司獎勵他5000元助學金。沒想到,高明連猶豫都沒有,拿出其中的3000元轉手捐給了宋慶齡基金會。“人要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我當年上大學時家里貧窮,得到過宋慶齡基金會的幫助。”高明說。
高明還是那個普普通通的高明,但是他在子女眼里,早已是偶像般的“超人”。
(梁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