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劉瑞朝
本報訊公交場站將不只是公交場站。公交場站內有商場、運動場、停車場等,方便廣大市民出行的多種需求。6月17日,大河報記者從鄭州市政府了解到,《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鄭州市推進公交場站綜合開發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已經正式出臺,以緩解公交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壓力。
目前,國內城市普遍存在公交場站數量不足、規劃用地難以落實以及建設資金匱乏等問題。為此,目前國內已經有城市實施了公交場站綜合開發。常用的公交場站綜合開發模式可以分上蓋物業、裙房塔樓及平面貼鄰三種模式。
《實施意見》提出,公交場站用地兼容其他用地功能的比例應小于50%。兼容居住功能的項目,應滿足項目周邊區域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建要求。
在保證公交場站主體功能的前提下,結合區域周邊城市功能需求,對滿足一定條件的公交場站配套部分居住、商業服務業、公共服務設施等用地開發功能,實現公交場站用地在平面和立體布局的綜合開發。
按照規劃引領、區域統籌的原則,通過對公交場站及周邊用地、交通、基礎設施等關系分析,落實上位規劃、專項規劃及各項建設要求,強化城市設計要素引導,提升城市風貌和品質。
開發利用地下空間,主要用于人防工程、機動車、非機動車停放、市政配套設施等。
《意見》指出,整合周邊用地,與城市大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城市有機更新等工作相結合。
(梁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