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6個全國“愛眼日”來臨之際,6月5日,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在京舉辦“光明工程·白內障復明”項目座談會。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副會長李守山在會上指出,“光明扶貧工程”實施3年累計救治白內障患者150萬人,其中,303692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據會議現場介紹,白內障是我國的首位致盲眼病,50-60歲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發病率為60%-70%,70歲以上為80%,特別是貧困地區,五六十歲已經成為高發人群。很多貧困家庭的老人患上“白內障”后,不但失去勞動能力,而且需要家人照顧,因此對他們進行及時救治,可以有效地恢復和解放貧困家庭的勞動力。截至目前,該項目在中西部22個省市確定1616家定點醫院,救治白內障患者150萬人。其中,為303692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了免費手術。
會上,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介紹,自2018年3月項目啟動以來,到2020年已救治85%的建檔立卡貧困白內障患者,減輕了中西部貧困地區約20%左右的患者就醫經濟負擔,有效防止了白內障患者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會議強調,根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總體部署,原“光明扶貧工程·白內障復明”項目更名為“光明工程·白內障復明”項目,將重點面向三農、面向基層、突出中西部、突出困難群體,做成規范化、信息化、透明化的健康公益項目。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每年救治20萬農村低收入白內障患者,5年達到救治100萬人以上的目標。
“光明工程·白內障復明”項目是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健康幫扶項目。在項目啟動儀式上,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繼去年捐贈1億元后,通過愛眼公益基金會再追加1億元捐贈,廣東國強公益基金會、華夏眼科醫院集團分別捐贈1億元,亮睛眼科醫生集團捐贈1000萬元,捐贈資金將用于中西部地區農村低收入白內障患者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