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5月22日電 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助理研究員王煜日前表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及其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中國將邁進一個新的時代。
5月20日晚,陳清泉在中國日報“新時代大講堂”上深入闡釋了“人工智能的新發展和新時代”這一主題。他指出,我們幾乎天天使用的智能導航、人臉識別等技術,都有賴于人工智能的發展。但這些應用只是人工智能新時代的起點,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將進入新的智能時代。
王煜說:“人工智能將幫助產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王煜補充說,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于發達國家所用時間,這表明了中國追求高質量和綠色發展的堅定決心。
他還表示,進入新的智能時代后,城市將更加智能,自動駕駛將極大提高人們出行的便利性;人工智能產業將更加集中,隨著產業應用的不斷發展和龍頭企業的成長,人工智能將形成更具創新性的產業集群。
王煜認為,天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加快建設“天津智能港口”,促進深度集成人工智能和經濟社會發展,一定能引領智能新時代的發展。
5月20日晚,中國日報社主辦了主題為“智能新時代:賦能新發展、智構新格局”的線上“新時代大講堂”。中外嘉賓結圍繞智能時代能源革命、人工智能企業賦能、人工智能的發展前景等話題分享真知灼見。王煜作為嘉賓發表了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