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靈娜 自新疆和田報道
5月15日,天已放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于田縣達里雅布依鄉的15名黨員干部卻仍未休息。連夜完成對沙漠深處受災村民的走訪和救援后,盡管衣服和鞋子都被雨水打濕,但他們仍放心不下,有人繼續留守看護村民,有人從塔克拉瑪干沙漠趕回達里雅布依村,抓緊時間把無人員傷亡的消息告訴村民的家人。
“突降冰雹,達里雅布依村60多名村民還在沙漠深處的老村放牧,目前受災情況不明……”5月14日20時許,達里雅布依村老村留守干部的一通急促電話,讓鄉黨委值班室里所有人的心隨之緊張。
“原鄉政府駐地災情較重,15分鐘就下了約10厘米厚的冰雹,而老村自然條件本就惡劣,居住條件差,通訊也不暢,很難立即聯系到所有村民,唯一的辦法就是挺進沙漠,深夜救援。”為了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達里雅布依鄉黨委書記賈存鵬第一時間向縣應急管理部門報告,隨后會同鄉紀委副書記吾杰來木汗·買提圖爾蓀,帶上其他黨員干部迅速出發,頂沙暴、冒冰雹趕赴災區中心組織救災。
達里雅布依,曾是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一個原始村落。由于交通不便,一度與世隔絕,被稱為“最后的沙漠部落”。隨著易地搬遷安置,村民們已經在新址住上了寬敞明亮安全的安置房,老村已基本屬于“無人區”,只有少數村民輪流駐守放牧,為其他村民托管羊群。
深夜,在沒有公路更沒有路燈的荒漠中,兩輛汽車和幾輛摩托車組成一支臨時救援隊伍。車燈光所及之處,除了起起伏伏的沙丘還是沙丘,除了孤寂錯落的胡楊還是胡楊。天氣詭異,時而電閃雷鳴,時而漫天黃沙,時而雷雨交加。耗時5個多小時,他們終于穿越240余公里沙漠無人區,到達了達里雅布依老村。
瑟瑟風中,兩天前剛剛趕到老村放牧點收剪羊毛的帕塔木汗·斯迪克老人連件御寒的厚衣服都沒帶,只穿著單薄的艾德萊斯裙倚在房屋門口,望著牧道盼著救援。見到前來了解受災情況的黨員干部時,帕塔木汗老人淚流滿面。
“家人都安全吧?”“食物和飲用水充足嗎?”……在確認帕塔木汗老人身體無恙、家人也沒有受傷后,吾杰來木汗立即詢問老人家里羊群受災情況。
“家里一共放養300多只羊,一夜就凍死了30多只,大部分都是別人在我們家寄養托管的。”帕塔木汗老人噙著淚水講述冰雹襲來時的情形。
“放心,政府早就為這些扶貧羊買了保險,我們會盡快幫著申請理賠。”吾杰來木汗一邊安慰村民,一邊借助昏暗的燈光記錄損失情況,拍照留存。
由于牧民們居住地較為分散,有些地方汽車無法到達,搶險救援的干部騎上摩托車,憑著以前走訪時記憶的方向,摸索著找到了一戶又一戶牧民,記錄受災情況,并送去礦泉水和馕。
“不能讓剛剛脫貧的群眾,因為一場罕見的冰雹而返貧。”5月19日下午,吾杰來木汗撥通了鄉畜牧站站長的電話,詢問牧民們受災補償的進展情況。目前,受災情況已經登記造冊,保險公司和相關部門正在進行核驗,村民們的損失將會盡快通過保險理賠、臨時救濟等形式得到彌補。